大陸東南亞航線爆負運價

全球海運「高光時刻」恐怕已經結束。9月16日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來到2,312.65點,較上期下跌9.7%,並且是連續14周下跌。財新網更指出,扣除低硫燃油附加費,中國到東南亞越南、泰國等地實際運價7月起就已經是「負值」了。
據中新網報導,Freightos波羅的海指數(FBX)顯示,9月21日,全球貨櫃運價為4,179美元/FEU(40呎貨櫃),較去年9月13日一度飆升至1萬1,134.44美元/FEU,已下跌逾62.5%,相當於回到2021年1月的運價水準。
一名貿易商告訴財新網,去年9月,從中國出口一只40呎貨櫃到美國洛杉磯的海運價,最高時將近要3萬美元,現在已經回落到2,500美元左右。
大陸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說,「2020年至2021年,運費價格史無前例地高漲,並非可長期持續現象,跌下來只是時間問題。」
梅新育指出,今年運價快速降低,一方面是因為運力增長較快。另一方面是多國貨幣政策「放水」和俄烏衝突等因素,將通貨膨脹的壓力推到超預期水平,商品需求出現下降趨勢。
他表示,從美國聯準會升息開始,今年西方國家貨幣政策緊縮幅度和速度都超過預期。
收緊的貨幣政策加上地緣政治因素,國際貿易增長預期減弱,運力卻在增加,在這種情形下,運費下降就在情理之中。
財新網稱,相對於中國出發到北美和歐洲的貨櫃運價,亞洲區內運價更是慘不忍睹,已基本被打回疫情前「原形」。9月23日上海出發至新加坡的20呎貨櫃海運價僅386美元,較年初下跌74.1%。貨櫃海運價格暴跌的最主要原因正是貨量減少。
某貨櫃航運業者告訴財新網,中國出口至東南亞的海運貨量年比下降明顯高於三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