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7月合併營收18.32億元 月增4.93%、年增7.1%
國產(2504)昨(9)日公布7月集團合併營收18.32億元,月增4.93%,年增7.1%。其中國內本業7月營收規模也達到14.38億元,較上月的14.06億元與去年同期13.18億元,月增達2.26%、年增達9.11%,營收一個月比一個月高。
國產建材實業指出,隨著台積電(2330)進駐楠梓產業園區,日月光(3711)等科技大廠也加碼投資,讓大南方計畫主導的半導體S廊帶正式成形,國產建材實業憑著碳足跡認證的高端混凝土研發優勢,以及協同作業的高供應力,搶攻全台科技產業鏈與房建市場商機,因此集團7月營運呈現「月月增高」的趨勢。
國產建材實業認為,大南方策略在台積電進駐高雄之後,如同建築正式奠基的意義一般,即將開啟大南方各縣市的科技擴廠風潮、以及大規模前瞻建設、帶旺周邊房建發展,再加上全球碳中和可望成為未來綠建築趨勢,特別是已經跟全球化接軌的科技產業,更是其營運與企業社會責任的首要核心目標。
因此國產建材實業繼多年前成為全台首家取得內政部綠混凝土認證的廠商之後,現在綠混凝土與高端混凝土等兩項主力混凝土產品,又通過2022年英國BSI產品碳足跡的第三方驗證,前瞻營運正氣勢如虹。
國產建材實業7月營運表現,受惠於全台大建設的需求,集團營收18.32億元,較上月17.46億元,月增4.93%;較去年同期的17.11億元,年增率也有7.10%。累計今年前七月營收119.39億元,與去年累計營收相較,若扣除去年5月售出大陸昆山廠的比較基期因素,整體呈現相當穩健的營運態勢。
在混凝土相關本業方面,7月份國內銷售金額達到14.38億元,較上月的14.06億元,月增達2.26%,較去年同期的13.18億元、年增更高達9.11%。
放眼下半年營運,國產指出,除了科技建廠的強勁剛性需求外,公司也掌握了全台各地的指標建案興建,以大高雄為例,國產建材仁武廠距離楠梓產業園區僅10分鐘距離,可與鄰近的高雄廠與岡山廠相互支援,無論是台積電晶圓廠、或是日月光等半導體大廠,積極擴廠打造高雄廠園區,都可望挹注營運佳績。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