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華新斥資50億 蓋海底電纜廠

華新站穩電力、材料及原料腳步,進軍綠能產業,展開為期五年新計畫,華新董事長焦佑倫昨(13)日表示,瞄準離岸風電開發商機,計畫斥資超過50億元在高雄港建海底電纜廠,預計2025年完工、2026年試車量產,2027年貢獻業績。
華新昨日舉行股東會,焦佑倫在會後表示,看準綠能趨勢,華新積極布局,未來將環繞「創能、儲能、運能、用能」四大領域,包括海底電纜、電動車充電樁、智慧電網電纜等,為電線電纜事業群再添新生命。
政策全力推動綠能,離岸風電風場陸續開發商轉,但目前國內尚未有業者成功踏入海底電纜,焦佑倫指出,海底電纜廠有四大挑戰,即土地、技術、認證、市場,以往業者放棄不外乎是土地問題,由於海底電纜運輸成本高,必須在港口邊建廠,才符合效益,在政策支持下,經濟部及工業局陸續整理港口用地,開放給企業使用,華新順利承租高雄港土地,且台灣離岸風電不斷有新風場開發案加入,擁有強勁市場需求。
最大挑戰在於技術與認證如何相輔相成,焦佑倫說,以華新的實力,技術層面沒有問題,不可控因素是國際認證時間,必須由歐洲專門認證機構認證,認證期間可能要一年以上,要在2027年前完成認證,才能趕上台灣離岸風電第三階段開發商機。
電線電纜事業群還有一亮點,就是電動車充電樁,焦佑倫指出,華新專長是線纜,高速充電槍電流量大,電線性能、散熱要求高,華新擁有核心技術優勢,已完成研發,進入高成長期階段,所有的電動車、汽車都是客戶,也正與數家充電樁廠商洽談合作中。
因應新能源需求,華新也與東元合作運能、儲能;在既有不銹鋼事業架構下,將印尼不銹鋼原料鎳生鐵廠,再擴增冰鎳生產線,冰鎳是做三元電池的原料,華新斥資3.8億美元取得印尼旭日50.1%股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