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海運 將爆新一波大塞港

大陸復工效應、美國空貨櫃大量堆積,業內人士預期,將讓即將到來的「美西碼頭工人換約談判」情勢緊張加劇,加上美國零售商已經開始著手「補冬季庫存」,預期恐將引發新一波大塞港危機。
國際貨櫃物流公司Container xChange表示,下一步,美西碼頭工人換約談判窒礙,可能會加劇供應鏈失衡。根據Container xChange的分析,大量空貨櫃堆積在美國東、西海岸碼頭,但需求急迫的亞洲卻要不到貨櫃,導致東、西貨櫃供給失衡。
業內人士說,美國的貨櫃供給過剩,這恐怕讓美國出口運價下跌,但亞洲卻面臨貨櫃緊缺的情況,運費卻可能逆勢向上。問題在於,美西碼頭運作效率低下,而工人面對堆積如山的空貨櫃,其效率更日益向下,情況不樂觀。
特別的是海運業者分析,大陸堅持清零,上海等大城市半封城,恐引發物流災難,積壓訂單造成4月從大陸出發運往美國港口的貨櫃為今年以來新低;一旦大陸重啟出貨,大量船隻湧進美國西岸港口,船舶等待時間勢必會拉長,全球塞港壓力升高,且影響比去年還嚴重。
4月大陸上海封城,原本市場擔心貨櫃輪需求會急減,然而實際上,運量需求相對強勁,最新一周的運價僅反映淡季跌幅且每周持續收斂,根據上周五(4月29日)公布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為4,177.3點,雖連15周走跌,然跌幅縮小為0.45%,且4月跌幅也只有3.9%。
分析最新SCFI跌幅又較前一周縮小,其中遠東到美西線連兩周平盤後,本周小漲0.36%開出;遠東到美東線前兩周逆勢上漲,本周小跌0.15%,如果以4月表現來看,美東線逆勢上漲2.25%。進一步說,美國線運價已經開漲,必須進一步留意。
美國零售商已經開始「補冬季庫存」,業者表示,疫情趨緩後大陸上海地區各大工廠已全力趕工出貨,推估5月上旬有望迎小波段出貨旺季,市場需求有可能急速出籠,過度壓抑的出口需求開始增加,因應市場變動,全球各大知名航商自5月1日開徵調漲亞洲至美國綜合費率附加費(GRI),每FEU(40呎櫃)調漲幅度約1,000到 2,000美元區間。
對於即將到來的美西碼頭工人換約談判,由於國際碼頭和倉庫聯盟(ILWU)的工人與太平洋海事協會(PMA)之間的年度工作契約將於6月30日到期,而這個期間又遇到美國零售商補庫存,若換約談判不順利導致罷工,這將使供應鏈始發史上最大災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