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玉米飆漲飼養成本高 畜試所:飼料米可取代營養不減

國內禽畜飼料原料幾乎仰賴國外進口,玉米為飼料主原料,近期受疫情及運輸等因素影響,價格高漲使得飼料及畜禽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尋求替代玉米的飼料原料為當務之急,農委會畜產試驗所表示,歷經多年的試驗結果發現,飼料米可以部分替代價格高漲的玉米,且營養不減。
畜試所自2010年起開始收集飼料米營養價值文獻,並與農業試驗單位合作,進行稻米飼養畜禽相關試驗。以消化國內稻米常有生產過剩問題及提升飼料自給率並活化休耕田。
畜試所長黃振芳表示,飼料米的選用以高產、低成本、耐粗放栽培、高養分並與食用米有明顯區分的加工用稻米為原則。以「台中秈17號稻米」取代飼料中50%至75%的玉米,經白肉雞、土雞、肉鵝、肉鴨、白肉豬、高畜黑豬之飼養試驗,生長表現與玉米飼料沒有差別。
另白肉豬以50%飼料米取代飼料玉米,因為提高生長期豬隻的飼料轉換率,屠體背脂厚度較薄,肌間脂肪含量百分比較高,消費者對於里肌肉的總接受度和食用全玉米飼料的對照組豬隻相近;高畜黑豬飼養試驗則顯示,飼料米可百分之百取代飼料玉米。雖蛋雞部分因稻米缺乏玉米所含有的葉黃素會使雞蛋的蛋黃色澤偏淡,但營養價值不會減弱,若要迎合消費者喜好,可在飼料中額外補充類胡蘿蔔素 (葉黃素)。
畜試所說,農糧署為避免飼料用米流入食物市場,目前過剩公糧米(搗碎糙米)以玉米9成價格標售給國內飼料廠供作飼料用,畜試所也使用飼料米取代部分玉米,顯示飼養效果與玉米相當,值得後續推廣給畜牧產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