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陽明前董座展望明年海運 「兩原因」推估前景一片看好

陽明(2609)前董事長謝志堅今天發表新書「無懼駭浪」,在海運市場經驗達46年,可以說是海運老兵,根據兩大原因,認為明年海運展望跟今年一樣好,首先市場需求大於供給;其次,明年碼頭工人即將要薪資談判,罷工陰霾將造成貨量排擠效應。
謝志堅分析,明年貨櫃輪市場的能見度非常高,推估明年第2季前市場一定非常好,受到美、西碼頭工人薪資明年即將談判,上半年會出現趕出貨潮,上半年市場會很擁擠;不過,今年塞港對於美國供應鏈造成很大的問題,所以推估談判雖然不容易有結果,但美國官方有可能會提前出面協調。
明年的整體市場還是處於供需失衡,根據相關的機構推估,貨量增加5.9%、船舶供給量僅增加4.5%,所以明年第3、4季的貨櫃輪市場的能見度很高。專業機構預估,今年跟明年全球貨櫃輪總獲利達3千億美元,所以代表今年最少會有1500億元、明年也會有1500億元,貨櫃輪明年營運情況應該跟今年差不多。
不過,謝志堅也提醒,2023年、2024年全球海運市場的變化會比較大,去年及今年全球各大知名的貨櫃輪都開始訂船,2023年開始新運能會大量投入,2023及2024年分別有240萬TEU、185萬TEU運力加入,
全球海運業今年獲利大爆發,主要還是塞港造成的各種問題,推升運力、貨櫃量不足;大家會把海運業認為是景氣循環股,但海運去年、今年的表現跟景氣循環一點關係都沒有,像這次疫情發生造成的需求量大增,所以要如何說航運業屬景氣循環族群。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