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論壇/虞成全:生醫AI領域商機大

勤業眾信生技醫療產業負責人虞成全昨(30)日指出,針對我國生醫產業趨勢展望,人工智慧(AI)已成為熱門投資項目,我國業者在投入相關領域時,仍應留意審計、租稅優惠、智慧財產管理等相關議題,創造未來商機。
虞成全昨日以「從會計師角度看人工智慧在生醫產業的營運關鍵」為題發表演說,虞成全指出,Deloitte的跨國調查發現,AI是近來生醫產業相當熱門投資項目,2020年全球針對健康醫療科技創投金額創新高,上看140億美元,在資料與平台相關投資額中,對AI、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相關投資去年皆快速竄升,是值得注意的國際趨勢。
回到會計師本業關注面向,虞成全表示,生醫產業絕不吝嗇投資,也認為AI投資很有價值,但卻有許多客戶覺得,他們的財報無法呈現這些投資的價值。
虞成全指出,研發投資大多會被化為費用,如果要讓它呈現在財報的資本面,讓大眾看到投資有多少價值,相關投資須滿足技術可行性、意圖完成、有能力使用或出售、未來經濟效益、可造衡量、可完成性等無形資產認列要件,才可將其資本化。
除了滿足上述要件,虞成全表示,還有另外一個方式,如果是購買取得的無形資產,資本化是沒有問題的,可作為產業參考選項之一。
談到稅務面向,虞成全表示,包括《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產業創新條例》及目前正在審議的《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草案,皆有提供一定租稅優惠,讓生醫領域企業擇優適用。
分析各種租稅優惠差異,若有針對硬體設備投資,建議可運用產創條例中的智慧機械及5G設備投資抵減條款。
至於研發人才培訓支出,產創條例、生醫產業條例草案皆有提供租稅優惠,但是後者優惠較豐富。
在智慧財產管理方面,虞成全指出,就產業實務經驗而言,AI運算寫出的解決方案及資料,申請專利可能會有困難,但可考慮採取一定措施將其化作營業秘密,獲得對應的法律保障。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