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衝刺碳中和 政策補貼應擴大對象
台灣政府於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示台灣將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行政院也在今年11月15日核定延長電動車輛減免貨物稅年限到2025年12月31日,一口氣將補助政策展延四年以推動碳中和目標,但補助對象仍侷限於純電動車。綜觀上述觀點,台灣電力結構以燃煤發電為主,電動車行駛並非零碳排;而在台灣的電動車幾乎都是一般車主難以輕鬆入主的進口車或豪華品牌,基礎設施也尚未普及,民眾入手門檻高; 反觀PHEV(插電式複合油電車)除了減碳效果更加優異,車價及用車情境等條件也更容易普及化。政府若要透過低碳交通載具普及化達到減碳效果,應將減碳貢獻更高且入手門檻相對輕鬆的PHEV(插電式複合油電車)也納入政策推動目標!
以減碳為目標的情況下,考量發電結構,政府不應一味跟風,只看電動車行駛無廢氣之表象,忽略其電力來源多非綠電之事實; 政府應以實際碳排表現來務實制定相關政策,來達成減碳目標,不論是中高收入階級易入手的電動車、更容易普及化的PHEV(插電式複合油電車)或是HEV(複合式油電車),都應給予大力支持。
期許減碳超越口號或宣示,能接地氣的依台灣現況落實政策,留給下一代永續的環保家園。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