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協會東方領袖講座/陳春山:打造台灣成ESG燈塔

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日前舉行東方領袖講座,台灣數位治理協會理事長陳春山表示,希望用十年讓台灣成為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投資的燈塔;面臨氣候變遷危機,他認為,台灣不只要成為IT(資訊科技)大國,未來也要成為ET(環境科技)大國,創造新的護國神山。
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舉行東方領袖講座,邀請陳春山以「ESG國際趨勢及數位戰略」為題演講。
台灣數位治理協會剛在11月成立,由陳春山擔任理事長。他表示,希望促進許多實際、落地的改變,台灣可以把良善、實力傳達給全世界,希望用十年時間,讓台灣成為ESG的燈塔。
陳春山表示,全世界已有超過100個國家宣布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他期待上市櫃公司協會中,至少有部分企業能提早到2030年就達成碳中和,而到了2050年,希望所有協會所有會員企業都達到淨零碳排。陳春山坦言,這是很大的工程,但作為世界公民,這也是使命必達的目標。
陳春山表示,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日前曾說,未來十年是台灣的黃金十年,其中ESG投資、數位轉型等兩趨勢,是影響台灣未來重要的議題之一。
近年來,氣候變遷帶來的危機已經越來越顯著,台灣均溫越來越高,減碳更是全球顯學。陳春山表示,台灣是排碳大國,必須快速轉型,蔡總統已宣布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這需要各界共同努力,目前,這張白紙還有許多空白的地方。
過去傳統的排碳大戶,例如台塑、台積電、能源產業等,近年來都已紛紛展開轉型,尋找減碳的答案,這來自於兩大壓力,第一是歐盟即將實施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也就是碳關稅;第二則是來自供應鏈壓力。
陳春山表示,減碳的壓力是真實的,但這是危機也是轉機,2050碳中和目標,有一部分仰賴新的科技,例如碳捕捉、氫氣技術等,台灣不只要成為IT大國,也要成為ET大國,這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陳春山指出,ESG有四大趨勢,首先是綠電需求高,未來30年,全球將投資12兆美元用於建設更大的電網,提升能源效率是目前能源轉型的核心,也是對抗氣候變遷的最佳利器。
第二,是技術大創新,現有商業化技術不足以達成全球2050淨零排放,需要大規模新興科技研發投資,目前工研院也正加速研發新興科技或顛覆性創新科技,尋求突破。
第三,ESG成為國際品牌競爭要素,包括Apple、Google、微軟等公司都承諾在2030年達到100%碳中和,微軟甚至進一步要求供應鏈達到負排碳。
第四,各國建立ESG指標、指數,未來是「No ESG, no money.」。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