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交部:航運業躋身新護國神山

交通部次長祁文中昨(10)日表示,台灣航運產業於全球占有一席之地,堪稱是台積電之後另一個台灣護國神山。
交通部航港局與台灣港務公司11月舉辦「前瞻航運─優質港口」雙論壇,其中,航港局昨(10)日以「前瞻航運」論壇率先起跑,包括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等航商高層、海運專家出席。
對於經營策略,鄭貞茂昨日則表示,他將持續改善公司財務結構,不拚運力但要拚報酬率,把獲利能力調整到最佳位置。他估計,海運市場到2023年都OK。
祁文中表示,2020年開始,全球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行各業普遍陷入低迷景氣,但台灣的進出口貿易仍然能夠維持穩定的運作、成長,這都要歸功於國籍航商全力的支持與協助。
他說,在疫情與美中貿易戰影響下,全球供應鏈也產生了結構性的轉變,此外,航商投入新船建造與後續的景氣循環、全球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與近期油價的成長所帶動的綠色航運浪潮,都是值得探討與因應的課題,透過此論壇,讓航港局和海運產業共同思考,在未來的機會與挑戰中洞燭先機,更加壯大。
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主要貨櫃航線,出現嚴重塞港、缺櫃的問題,學者認為,因疫情造成的塞港、缺櫃、缺船、缺工、供應鏈恐斷鏈的情形,應會持續到明年才會獲得改善,預期航商在明年仍然可以持續獲利。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教授吳榮貴在討論「全球航運市場的機遇與挑戰」主題時說,因疫情影響,形成嚴重的塞港、缺櫃、船期延宕,估算因此削減船舶運力約300萬TEU(20呎標準貨櫃)的貨櫃船在港等候,相當於全球貨櫃船隊運力的12.5%。
他指出,2022年預料全球供應鏈物流要到年中才會順暢,船運供給仍然短缺,運價仍將維持高檔波動,航商在2022年仍然可以賺飽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