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台泥動作頻頻…全為碳中和
台泥(1101)集團布局綠能動作不斷,光是今年以來,重金砸下120億元要在高雄小港打造台灣第一座高階高容量電池工廠;斥資約44.7億元收購入主歐洲儲能公司NHOA;最近又通過將投資54億元在蘇澳廠與花蓮和平廠打造台灣規模最大的超大型儲能系統。一連串的綠色布局,對照其水泥本業看似無關,背後原因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昨(25)日解密,關鍵在「碳中和」。
張安平表示,台泥做電池、做綠能,看似和水泥本業無關,但初心和水泥有關。台泥的本業是水泥業,水泥製程中石灰石(碳酸鈣)必須長時間加熱,今天你不管是用燃煤、燃氣或燃油,都不可能做到零碳,也就是從現行的技術,水泥業自己無法達到碳中和。
因此台泥除了積極使用更多替代燃料與原料,達到減碳效果,更致力投入綠電、儲能、電池、碳捕獲以及碳匯造林等五大領域發展,把水泥製程所產生的碳排給抵銷掉。
張安平認為,「21世紀將是能源的世紀」,「未來的經濟體系是建立在移動式的、可儲存的能源,而電池將是他的核心。」這也是台泥砸下重金打造電池工廠的主要原因。
他分析,不論太陽能或風電等再生能源,最大問題就是發電不穩定,必須靠天吃飯,得仰賴儲能系統協助電力調度,因此台泥最近剛宣布要在蘇澳廠和花蓮和平等兩座水泥廠區,各建置87.5MWh以及250MWh的大型儲能系統,完工後將成為全台容量最大的儲能案場,將有助台灣將綠電成為基載電力,能24小時穩定供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