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碳排大戶條款將上路 張安平:反對一刀切的碳費

環保署最近預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預計2023年起將對國內電力、鋼鐵、煉油、水泥、光電半導體等碳排大戶收取碳費,包括台泥等國內288家企業將首當其衝。對此,台泥(1101)董事長張安平今天表示雙手贊成落實碳權、碳稅(碳費)和碳交易,但必須配套,他反對一刀切的碳費收取。
張安平表示,碳本來就有Cost(成本),如果沒有把排碳當做成本,那講減碳只是空話,永遠降不下來。因此他舉雙手贊成國內應該落實碳交易制度。
但是他反對一刀切的碳費收取。以政府擬針對碳排大戶收取碳費,他試問,這裡頭288家企業,有多少公司知道自己的碳足跡?如果不知道碳足碳,那要怎麼打稅?這方面台泥走得很早,清楚碳足跡的盤點需要花很長時間,很多企業現在根本還沒開始,只剩一年時間根本趕不及,政府不能蒙著頭做。
他表示,台泥內部做過模擬,結果顯示「碳交易」帶來的減碳效果遠勝過「碳稅(碳費)」,因為碳費是齊頭式、所有業者都一樣,例如每噸收取5%的碳費,最後結果就是大家都把這5%轉嫁出去,很難達到減碳效果;相較之下,碳交易是減碳做不好的公司,去補貼做得好的公司,這一來一回,競爭優勢就被拉開了,這才會讓大家真正產生動機去做減碳。
針對政府擬實施碳費,張安平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碳足跡一定要先做,否則拿什麼來打稅?第二他主張進口產品也要打稅,這樣大家競爭才公平;第三,各產業或公司,例如半導體業和水泥業,對於碳費的價格敏感度是不一樣的,未來一旦實施碳費或碳交易,很可能發生強的人把所有碳權全買光了,這樣弱的人要拿什麼東西去平衡他的碳排?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