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子農場/NFT變傳教利器
這一天,風和日麗萬里無雲,和朋友到他所任教的大學走走,一路聽他介紹這所位於宜蘭的佛教大學故事。
印象最深刻的,是那面「百萬人興學牆」。20多年前,為了創辦這所大學,教派領導人請信徒每人一個月捐100元來贊助,也得到百萬人響應。學校建成之後,這些捐款人的名字也被刻在牆上誌謝,整面牆的長度超過一公里,非常壯觀。
那面牆也讓我感受到宗教的力量,人性本善,只是提出的是能助人積德的訴求,不管在每個宗教都該能受到信眾的支持。每個宗教組織也幾乎都是這樣的開始,一個人帶著一個信念,一路走下去於是吸引一群人跟隨,沒有任何威脅利誘,卻能擁有人山人海。
從某個角度看來,宗教也是競爭激烈的產業,背後要努力的功課和企業並沒有太大的不同。要發展組織,要品牌行銷,要尋找資源,企業裡的「生產、行銷、人資、研發、財務」這些管理工作更是一樣都不能少。
到了後網路時代,宗教的發展也擁有了更大的舞台。把信徒轉成會員,利用數位科技來傳教甚至收香油錢,各種業務所需的科技已經相當成熟。
有了NFT之後更可以把宗教在數位世界更深度經營,也把過去各項業務延伸擴大與整合。NFT利用區塊鏈的加密技術為數位世界的資產加值,並且創造獨特性又不可修改和仿造,於是開始出現了一些NFT在宗教上的運用。
2021年8月,泰國的CryptoAmulets公司推出「加密平安符」產品,把平安符鑄成NFT再請佛法大師加持。長久以來,泰國人一直喜歡收集受尊敬的僧侶祝福的平安符,甚至有專門流通這些幸運物的市場,有些經過高僧加持的平安符的身價甚至可以上漲到數千美金。
CryptoAmulets公司表示,希望結合NFT把泰國的平安符文化介紹給外國人和全世界。所以請來Luang Pu Heng大師主持儀式,同步為NFT護身符和實體符身符加持,這些護身符上面都印有這位大師的頭像。大師95歲,他所加持的NFT護身符總共發行了8,000枚。
2021年5月,區塊鏈創業家Matt Liston宣布自己創辦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區塊鏈宗教」,他把這個宗教命名為「零歐米茄」(0xΩ),並且說明這個宗教的特色。
「這是一個宗教的平台,讓信仰更快更廣的傳播,以民主化機制建構宗教和信徒之間的關係」Matt Liston解釋自己創本這個宗教的基本思維是,以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性,打破傳統宗教的中心化運作模式,由信徒共治共同經營這個宗教。
一直以來,世界上各宗教的發展一直圍繞在三個重點工作上:
一、組織工作:擴大信眾人數,並且加強信眾信眾之間的連結,讓信眾找到更多信眾。
二、傳教工作:要凝聚信眾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傳教工作做好,透過各種管道有效快速的傳達各種訊息。
三、資源工作:組織和傳教工作都需要人力物力,尋找和募集各種資源才能打好根基。
NFT剛好具備了同時運作以上這些工作的特性,可以三位一體的具有以下三種功能:
一、信徒證:如同會員卡,每一張NFT都是專屬個人且獨一無二,對宗教而言是組織管理的利器。
二、平安符:把平安符個人化,經過客製化加值之後,也能成為信徒和宗教之間的專屬溝通媒體。
三、光明燈:以訂閱制方式讓信徒定期定額捐獻,為宗教發展持續帶來活水。
以上這些功能都可以在鑄造NFT裡寫進智能合約裡,依時間進程自動執行。可以想見,宗教走入網路數位世界之後,將會發展得更多元而精彩。(,歡迎電郵交流:vinwu168@gmail.com)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