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職場修練學
職場,是一個人最青春最美好的時光,扣除睡覺時間以外,幾乎超過人生的一半,縱然不是一輩子的事,也是半輩子的事。在職場上,把工作做完需要技能,把工作做好卻是能力。就我的觀點來說,把工作做好需要職場修練術,可從五個角度來進行。
一、要有願景或未來展望(Prospect)
願景可以引導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願景期間可長可短,如果一時還無法想好長期的願景,即使短至一個月、一周也可以,這樣才能聚焦,集中精神與力量,願景比較有機會實現。在努力的過程中,願景可能因為環境的變化,情境的改變而有所變動,這也是合理的。
二、以儀式(Ritual)養成好習慣
儀式像是每天的習慣,每天都做或隨時都做,久了習慣了,就不是負擔。儀式也可能是特定時間的節慶、活動、報告等。藉由這些特定時間的儀式讓我們定期的練習或檢視,逐漸成為個人重要工作能力。用習慣或儀式固化經驗以後,就隨時可以運用,變成本能,就不需再運用思考,而是直覺反應,這種能力在資訊化時代裡很重要。
三、以用心達成工作或生活上的成果(Reach)
成果可能是有形的或無形的,有形的成果像取得金錢的回報或職務上的升遷;無形的像長官或同儕的肯定、績效的提升、獲取更多或更好的技能、使工作的過程更加得心應手。
成果也可以運用指標來衡量,讓自己了解離目標還有多遠,就像高速公路旁的里程碑,知道還有多少距離可以到達目的地。如有缺點或不足也可以藉此加以改進,或知道如何擴充自己的優勢。成果可以讓自己更有自信,更為肯定自己的能力,這種狀態是讓自己努力向前的動力。
四、躍遷(Transition)
意指培養兩種以上的技能。在資訊化時代,知識可能每年高達三成的折舊率,也就是每年有用的知識只剩下七成,以一個大學畢業生而言,如果不再進修,四年後能用的知識就只剩下0.7×0.7×0.7×0.7=0.23。
當然可以在原本的專業領域提升,也可以增加管理或商業領域的知識。現代社會你可能需要三把刷子,也就是要有跨領域的能力,在深度、廣度或整合能力上更上一層樓。
五、興盛或繁榮(Thrive)
意指追求工作與人生的境界及意義。在不同的境界,思想與體驗是截然不同的,有句話說:完成目標,達成目的,追求意義。境界與意義是無止境的,好還要更好,更好比好還要好,持續的學習與成長是在職場上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總之,職場修練主要還是要靠自己,利用組織的資源也好,自己刻意學習也好,藉由閱讀、參加讀書會、研討會、在職訓練,都是可行的辦法,尤其不要忘記的是,要有修練的方法、專業領域的技能、循序漸進的程序與不斷檢討反饋的循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