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莢蘭栽種有「錢」景 中央允協助南投農民深耕

甜點內常見的高級食用香料「香草籽」是由香莢蘭所製成,近年南投縣埔里、國姓等地部分農民投入種植,唯種植面積不大,產銷機制仍不健全,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將協助解決資材、設備及產銷問題,盼讓國產香草產業持續深耕發展。
921地震後,埔里、國姓地區農民嘗試農業轉型,過去以咖啡栽種取代檳榔樹,近期更有人投入香草植物種植,其中的香莢蘭,經發酵、乾燥等加工程序,能製成高級天然食用香料,成為新興的高經濟作物,目前在兩地栽種面積逾2公頃。
「想省人力,就很吃設備。」香莢蘭農何維洲指出,香草莢主要採溫室栽培,為種植還特地從荷蘭引進栽培土,栽種時除花朵授粉得靠人工,後續滴灌澆水、施肥等就要透過自動設備,以節省人力,再經發酵、乾燥等加工製成高級食用香料。
而1株的香莢蘭1年約能產出1公斤豆莢,產量不多,因此光是國產生鮮豆莢每公斤上探2000元,是高價作物,所以現在多半外銷日本;但因全國香莢蘭種植面積僅約20公頃,面積不大、產量也有限,因此仍很需要政府協助扶持發展。
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因此結合農糧署、農改場、水保局南投分局等單位針對埔里、國姓等地溫室栽培的香莢蘭園進行瞭解,該中心執行長蔡培慧說,「香料皇后」香莢蘭產量不多,能製成高級食用香料,價格看俏,很適合農民投入種植。
而為維持且穩定國產香莢蘭品質,蔡培慧表示,行政院中部聯合中心後續將協調農糧署及相關單位協助農民申請溫網室資材補助,同時推動產銷履歷、規劃安全用藥,並成立生產合作社,兼顧產銷平衡,進而擴大發展國內外銷售通路。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