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今贏/優質主管信條
朋友提到某位主管老是跟他唱反調,「真是不開心,怎麼辦?」我說這得看行為和動機,爭的是什麼?理由是什麼?用什麼方式爭?對公司有沒有幫助(效益)?如果只是自己心裡不舒服,請放開心胸,找機會溝通調教。
動機容易掩飾,有些事情看起來表面為公,其實為私,從當事人對所「爭」的事情成不成的反應,可以了解真相。大部分的領導者都要求主管當個聽話的好寶寶,偏偏又希望自己不在的時候,馬上變身成為衝鋒陷陣的大英雄,才是強人所難。
朋友再問:「有沒有比較具體的方法,可以看出主管好不好?」
我把《姜子牙.六韜-龍韜選將》內的對話做轉換;周武王問姜子牙:「本王想挑選能承擔重任的英雄將領,如何才不會看走眼?」
姜太公告訴武王:「『一曰問之以言,以觀其辭』,從主管回應中,了解專業技術知識程度;『二曰窮之以辭,以觀其變』,實施測試,確認主管能不能靈活變化,不會固執不通;『三曰與之間諜,以觀其誠』讓他去辦大小機密事,瞭解忠誠度;『四曰明白顯問,以觀其德』,明知故問,試試對方會不會欺騙隱瞞。」
「『五曰使之以財,以觀其廉』,觀察主管行為操守,有無貪瀆徇私;『六曰試之以色,以觀其貞』,了解日常生活習性,是否禁得起誘惑;『七曰告之以難(困難),以觀其勇』,給他任務,看他願不願意承擔責任,接受挑戰;『八曰醉之以酒,以觀其態』,在最輕鬆、放鬆的時候,觀察他的真正本性;透過以上八種方式交互運用綜合評斷,就能分出優劣好壞。」
企業經營者要輕鬆者並不難,例如《晏子春秋》裡的齊景公個性散漫常犯錯,因為有個好宰相——晏子,且願意從善如流,在位58年,國家都處在太平穩定狀態。
晏子認為當臣子(主管)的人,必須遵守「九節(分寸)」:「有好事一定共享,不會獨吞;推薦有能力的人,不為沽名釣譽;工作盡心稱職,不貪非份之位;根據貢獻度,只接受應得的待遇;不違背倫理,禮讓能者居高位,願意就低位;幫助部屬人盡其才不偏私;有任何好處,不占為己有;即使有權有勢,也不結黨;提出好意見,做出好績效,不炫耀居功。」
數十年前還是學員官的時候,必須熟背多項言行準則,其中之一為主官、主管信條,包含:「冒險、吃苦、忍氣、負責、守分、不走官僚路線、不說的多做的少、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膚淺落伍、不敗壞品德操守」;大家都認為說得容易做得難,總是以此自勉勉人。
當領導者,難在無法面面俱到;當主管難,不是辦事難,而在當夾心餅乾很難;知人善任又寬宏大量的領導者,加上謹守分寸,全力以赴的主管,想要進步,一點都不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