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展望論壇/中信銀財富管理產品處副總謝宗權:ESG當紅 投資新顯學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客群營運總處財富管理產品處副總經理謝宗權昨(17)日表示,新科技創新帶動萬物聯網時代來臨,像是汽車業轉型成移動服務產業,智能化與服務化提升是未來趨勢價值,而健護轉型為智慧醫療產業,遠距醫療及醫療預防是疫情衝擊下快速見到的轉變與商機。
但須留意,新科技運用下模糊了產業間界線,若用過去傳統評價模式看待各產業投資價值,恐怕目前股價都已很貴,投資人反而應重視企業價值鏈在經濟、社會及環境淨影響總值後,無形資產才是長期投資的投資價值,這也是今年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浮上檯面成為投資顯學的原因。
謝宗權昨天出席經濟投資展望論壇,並以「無限2021」為題進行演講。他說,如同去年在論壇上提及的氣候變遷及產業價值鏈改變,2020年全球金融市場表現相對較佳的市場,集中在潔淨能源與技術領先的相關標的,而新冠疫情衝擊更加速趨勢的調整,加上全球央行及政府透過債務貨幣化對金融市場撒錢,使得金融資產好壞表現出現較明顯分化。
展望2021年,美國大幅擴大財政赤字貨幣化規模,動搖市場對美元的信任,從SWIFT統計的金融支付,歐元首度超越美元可見一斑;此外,中國在數位發展上的雄心及積極資本市場開放,讓人民幣地位再度受到市場重視,此一趨勢亦不容忽視。
受新冠疫情衝擊,全球政府與企業今年更加關注氣候變遷議題,已有125個國家表示打算在新的或更新的國家數據中心增強雄心或採取行動,占全球碳排放量的44.6%,近期日、韓及中國等也都陸續發表因應政策,也將驅使與氣候變遷相關產業積極調整。
面對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簽署,美國政權更替後若重返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中國也發聲意圖加入,預料將再度牽動智慧財產權與技術移轉等議題。隨著產業鏈解後逐漸形成供應鏈的短鏈,企業更加重視風險與價值考量,貼近市場區域化與在地化生產將為新趨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