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平台/電動車快充利器 6分鐘上路
面對全球暖化,各國致力節能減碳,台灣明定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降為2005年排放量50%以下的目標,期望邁向低碳社會。因應環保意識抬頭,電動車成為產業重要布局,也帶動充電設施蓬勃發展,目前一般充電站充電需花二~三小時,無法滿足快速上路的需求。
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下,工研院開發台灣首創的「具飛輪之微型電動車快充系統」,協助電動車快速充電,只要6分鐘即能上路,加速電動車發展。
「電動車充電的排隊排好長,為什麼不能快速充電?」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工程師彭明燦博士回憶,因常在電動車充電站看到汽機車大排長龍,因此希望研發出能協助電動車快速充電的技術,不僅減少民眾長時等候,也能降低公共充電站的負擔,因此需要有更快的充電技術,才能滿足消費者快速上路的需求。
現今市面常見的鉛酸蓄電池與鋰電池,通常上述電池的功率密度低,無法提供大功率充電,同時電池也會有充電次數的限制。
彭明燦博士表示,過去家用充電系統多以電池為基礎,充電速度相當慢,研發初期我們就注意到高速飛輪充電具有大功率操作、以及相對安全的特點,因此團隊決定全心投入研發機械式高速飛輪充電,希望提高飛輪轉速,加快電動車的充電速度。
工研院開發「具飛輪之微型電動車快充系統」,不僅占地面積小,而且方便可攜,更利用飛輪進行機械能量與電能的轉換,提升功率密度數倍,能安全進行大功率(百kW等級以上)的充放電,減少電池因大功率充放電而容易損壞的情形,具備電池使用壽命長的優勢之外,更能將充電時間從超過1小時大幅縮短為6分鐘,解決過去充電時間長、民眾耗時排隊的痛點。
此外,系統搭載的高速慣性電池可以模組化,可適用於住宅車庫、居家和商辦大樓、工廠、百貨商場及飯店等充電站提供快充服務,協助產業搶攻電動車商機。
在研發的道路上,令彭明燦博士印象最深的是,因為今年全球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下,各國經濟與製造均受到影響,儘管疫情嚴峻,但飛輪充電團隊與跨國的合作夥伴仍維持例行的視訊會議,團隊希望開發出有助於環境永續經營產品的決心,是令他最感動的事情。
同時,有些廠商甚至免費提供電池和電容供團隊使用和測試,幫助加快飛輪充電系統開發完成,廠商的支持,在在鼓舞團隊向前行。
隨著智慧電網和再生能源日趨重要,「具飛輪之微型電動車快充系統」也適用於再生能源的儲能,提供如微電網的再生能源儲存、電池儲能櫃之安全電能緩衝、電力儲存、電能買賣等服務,提供社會更好的電動車充電體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