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追蹤/新冠效應 日企加速數位轉型

日本富士通於7月6日宣布因應新冠疫情後的新常態生活,將推動工作模式改革,後續將逐步縮減辦公室空間至現有面積的一半.,並提供員工公司用行動電話、在家上班所需環境設備補助津貼。日立製作所、資生堂等企業也改變包含出勤、僱用等人事制度,以因應後疫情時代的工作生活型態。
富士通7月初宣布改變現行固定上班時間與辦公環境的工作模式,推出「Work Life Shift」新工作型態,員工以遠距/在家上班為主,採取彈性上班工時,同步調整勤務與津貼制度,並配套導入IT服務。富士通將於2023年3月前將辦公空間面積縮減50%,刪除原有通勤交通費用津貼,改為提供每月5,000日圓補貼在家上班衍生之通訊費及電費等,並提供工作用行動電話或採用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方式,至於交通費用則改採行實報實銷方式報支。
富士通原有辦公空間設計將調整為「Hub Office」、「Satellite Office」型態,即依據業務目的、員工不再設有固定辦公座位,辦公空間也分散至各地處所,且可與在家上班員工所處之「Home & Shared Office」搭配的辦公環境相連結。因此將配套導入,建立彈性辦公空間所需的IT解決方案,如富士通推出EXBOARD for Office等解決方案,可提供「辦公空間可視化」及「人員行動可視化」之方案等,使富士通成為自家推出因應數位轉型相關IT解決方案的最佳實證場域。
因應日本疫情未歇,除全面推動遠距上班模式外,也有許多大型企業針對工廠生產端、店面營業端以外之公司員工,採行一周兩天在家、三天到公司,分散到辦公室上班之員工總人數等方式,公司會議改採線上會議等方式,預防發生員工群聚感染事件。
如日立製作所4月開始七成左右國內員工(約2.3萬人)採取一周在家二至三天方式,並提供到公司上班通勤所需防疫津貼每月每人3,000日圓;資生堂對工廠及店面以外員工,要求一周到辦公室上班時間三日以內,每天到班人數不超過4,000人,以維持到辦公室上班總人數不超過50%。
因應出勤制度變化,富士通、資生堂及日立製作所等公司規劃調整現行人事制度,由沒有限定職務內容的「Membership型僱用」,改為限定工作內容的「Job型僱用」;主因Job型僱用因明定工作職掌與責任範圍,遠距上班模式下,較容易考核員工成果表現。
Job型雇用模式的特徵是工作內容明確、重視專業能力,根據工作的持續性及執行能力來決定是否持續僱用或待遇高低,利用工作說明書載明個別特定職務內容及項目。富士通已從6月起陸續完成日本國內1.5萬個課長職的工作說明書,預定2020年完成所有公司職務的工作說明書。
面對居家與到辦公室混合出勤模式、彈性辦公空間與溝通交流虛擬線上等工作模式變革,也凸顯出現階段日本多數企業ICT基礎建設不足、內部簽核溝通制度仍多以紙本文件方式進行、企業現行IT系統難以因應在家上班需求等窘境;面對後疫情時代工作模式的變化,也驅動企業ICT基礎建設及解決方案需求提升。
富士通營收超過七成來自IT解決方案,希望藉由此次推動全面工作模式變革,將公司當成實驗場域,實際運用富士通推出的IT解決方案,取得產品實績效果,趁機拓展市場。
日本經濟產業省曾於2018年9月發布「2025年斷層」報告,指出日本約有八成企業擁有老舊IT系統,倘若未能解決既有系統的黑箱狀態問題,並善加活用資料,估計自2025年起可能產生每年最高達12兆日圓之經濟損失。
後疫情時代激化企業數位轉型需求的迫切性,也衝擊現有至實體辦公室工作及出差模式。面對工作模式轉向虛實整合、人事雇用制度調整,線上系統服務需求增加,包含交通、辦公空間、商務差旅行程等實體需求減少。
日本大型企業相繼推出因應方案及導入遠距上班所需系統服務,加速企業內部數位轉型推動進程;而台灣因疫情相對不那麼嚴重,國內企業推動遠距上班,或規劃導入相關系統服務的腳步因此趨緩,反而可能錯失此波數位轉型契機。(作者是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