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陸續解封 和大董座沈國榮:8月會有報復性需求

電動車概念股和大工業(1536)董事長沈國榮表示,在歐美中國陸續解封下,目前和大已接獲各車廠的出貨排程,並陸續出貨,預計到7月中將可恢復正常,並因上半年疫情影響的產能,可能在8月爆發報復性需求。
原本和大公司預估今年將是爆發年,營收估可達到80億元,但受到疫情影響,可能會退回去年的營業規模,但即使如此和大仍訂下三到四年間營收達到百億元規模的目標。
和大今(10)日公布營收,並召開股東會。和大5月合併營收為2億5,596萬元,年減48.21%,累計1~5月合併營收為18億3,236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6.24 %。
主要是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及歐美等國封城封廠停工影響,連帶汽車大廠配合政策性防疫措施阻斷人流及物流,僅維持低度工廠運作,致使公司整體營收不如預期,隨著歐美各國陸續解封,逐步恢復經濟活動,5月營收相較前一個月已漸漸回溫,單月營收大幅成長51.90%。和大主力客戶已開始回補拉貨提升帶動下,業績將逐月回穩,預期六月將可恢復正常供貨水準,重回成長力道。
和大去年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美中的汽車市場都受到影響,全年營業收入59.68億,營業淨利6.49億,每股盈餘2.55元,今年度預計配發現金股利2元。雖然今年受到武漢疫情影響,業績較往年衰退,但和大為超前部署2021年全球電動車大廠產能需求能量,全新廠房仍按照原定擴廠投資計畫興建嘉義三廠,並完成廠房新建工程上樑儀式,象徵和大嘉義廠拓展為公司最大製造基地的新里程碑又邁出一大步。
和大公司表示,面對2020年動盪的經濟局勢,和大早已預先洞察多家國際級電動車大廠商機,目前已掌握包含美系T客戶及歐系L客戶與A客戶的電動車訂單能見度及長期全球車市復甦的力道。這即是憑藉過去十多年來和大深耕頂尖電動車廠減速機構技術開發,為客戶新開發車款獨家量產廠商,象徵和大技術能量已從傳統燃油車款轉型綠能車款,率先在電動車市場佔有領導地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