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經營/戴正吳 四招擦亮百年品牌

夏普(Sharp)社長兼會長戴正吳,成功讓百年品牌經營回到穩定獲利的正軌,他不藏私的分享經營管理四個策略:
一、結構改革;二、商業模式變革;三、全球事業發展;四、凝聚幹部員工的行動改革。下一步,將持續以8K與AIoT技術強化夏普全球品牌價值。
啟動結構改革
所謂結構改革,意指檢討公司治理與決策過程。
戴正吳舉例,到任夏普後就將15個董事減至九個(包含外部董事三名),在董事會下設經營策略委員會,分清董事會決策權責,任何報告項目都先經過經營戰略會議審查通過,案件不會莫名其妙到董事會來討論,讓原先需要檢討的121個項目精簡到40項,大幅加速董事會決策速度。
戴正吳回憶,當初單槍匹馬前往夏普,第一年就啟動結構改革,當時就規定300萬日圓以上項目都須由他親自簽核。
「2016年,光是六個月就審核省下不必要的900多億日圓開支,包含太過氾濫的海外出差、周邊不合理設備費用、各項採購合約等」。
直到夏普逐步上軌道,戴正吳才逐步將6,000萬元以下項目授權給副社長定奪。
在海外製造單位與公司,每月檢討業績、庫存、應收帳款項目。「以前的夏普居然不管應收帳款,那是非常荒謬的事情,我剛到任,一問竟然沒人能答出來!」
商業模式變革
商業模式變革上,戴正吳提到,生產、開發與各單位資源都必須整合,生產據點可移到海外,開發與子公司都可集中、閒置資產可合併,加上視訊會議系統,改變過去據點30多個聯絡不順的問題。現在用視訊系統隨時一叫就到,一元化管理。
戴正吳分享,他在三個月後讓夏普實現無紙化。
「無紙化讓資料都上雲端,行程、簽核與決策都是,若有任何背信或違法作業都可直接在日本提告,相信絕對不會跟日產(NISSAN)前會長高恩一樣發生那樣的背信事件,整個決策與管理流程都是完整、公開紀錄在公司的雲端裡面」。
為了專注夏普經營,融入日本文化,戴正吳在夏普回到東證一部前,在鴻海先停權,並在去年6月跟隨創辦人郭台銘同步自鴻海退休,目前僅擔任鴻海一席董事。
提到這段往事,戴正吳也幽默說,「從無薪階級變有薪」,因為退休了,每個月可自勞退領28K,還被他太太幽默虧說「終於是有薪階級」(以前戴正吳在鴻海無薪而是領業績紅利)。
全球事業發展
至於全球事業發展,戴正吳提到,夏普回歸東證一部後,經過三年轉型期,2020年可說真正發揮實力,逐步邁向穩定發展。
三年轉型也是為了未來品牌百年發展做準備,夏普在2018年已提出從量到質發展,2020年預計以中期計畫推動下一步進程,設定併購目標會是個好的方式。
凝聚員工共識
在凝聚幹部員工的行動改革上,戴正吳在內部會議時常提到,夏普必須從封閉的日本國內品牌,變成全球有價值的百大品牌,這必須依靠產品品質、產品技術與服務的提升、產品價值以及誠信。
整體而言,戴正吳說,以前或許夏普品牌有些不好,但現在的夏普一直努力改變,也許最初夏普電視產品品質在台灣市場遭受批評,不過現在已明顯改善。
過去夏普在中國富連網經營也常被罵,自從中國經營回歸總部後,品牌形象逐步回復,尤其在B2B方面,夏普中國直播8K也獲得好評。未來的夏普會在宜蘭進行深化合作,這些都是一點一滴的建立品牌。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