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普發一萬才三讀通過…詐團搶先寄假簡訊騙個資 刑事局急警告

高三生解脫了!114分科測驗落幕「8科試題解答一覽」 對完答案迎接暑假

台積電先進製程大發威 今年拿下手機處理器代工87%份額

研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報告指出,台積電先進製程獨霸,預期在手機系統單晶片(SoC)領域通吃四方。(路透)
研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報告指出,台積電先進製程獨霸,預期在手機系統單晶片(SoC)領域通吃四方。(路透)

台積電(2330)2奈米製程預計下半年量產,穩居先進製程龍頭。研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報告指出,台積電先進製程獨霸,預期在手機系統單晶片(SoC)領域通吃四方,今年5奈米以下(包含2/3奈米)製程在手機系統單晶片(SoC)市占將達87%,2028年擴增至89%。

這意味全球每十支手機當中,就有近九支的處理器由台積電操刀,蘋果、高通、聯發科等大咖的手機晶片,都高度仰賴台積電先進製程出貨。

Counterpoint Research資深分析師Parv Sharma表示,隨著效能與能效需求持續上升,驅動晶片朝向更小、更強大、效率更高的製程演進,台積電3奈米與2奈米先進製程預計在2026年達成關鍵里程碑,屆時全球約三分之一的智慧手機系統單晶片將採用此兩種製程技術,蘋果手機率先導入3奈米製程,預計逾八成產品將採用此節點。

Counterpoint Research預期,2026年蘋果、高通、聯發科的旗艦處理器將陸續採用台積電2奈米製程,拉高先進製程在手機領域占比,5/4奈米製程節點預計在2026年占全球智慧手機系統單晶片出貨量逾三分之一,成為當年度智慧型手機系統單晶片最廣泛製程技術,台積電在手機系統單晶片市占率比在整體晶圓代工領域的市占還高。

Parv Sharma進一步指出,台積電2奈米預計2026年放量。蘋果、高通、聯發科預期將在2026年底推出首波2奈米旗艦處理器。初期將以旗艦與高階市場採用為主,中階裝置逐步從7/6奈米轉向5/4奈米製程,後續幾年過渡至3奈米節點;入門5G系統單晶片將由7/6奈米升級至5/4奈米,而LTE系統單晶片則將從成熟節點遷移至7/6奈米。

Counterpoint Research副研究總監Brady Wang指出,台積電在先進晶片製造領域地位「無可撼動」。預計至2025年台積電在5奈米及以下製程的智慧手機系統單晶片市占將達87%,2028年提高至89%。蘋果、高通、聯發科等主要大咖都是客戶。

Google的Tensor晶片與三星Exynos晶片目前仍由三星代工。該機構分析,儘管三星先前在3奈米產能良率上面臨挑戰,導致在智慧手機市場導入延遲,但也將聚焦於3奈米與2奈米節點,預計在2026年達到2奈米量產。

智慧手機 奈米 台積電

延伸閱讀

鄰近竹科?新竹寶山頻跳電鄉親怒 鄉長批供電偏袒園區

仁寶「量子啟發式演算法」 助攻化解半導體先進製程難題

台積電2奈米將量產 研調估5奈米以下智慧機SoC市占87%

聯發科、華為專利爭訟升溫

相關新聞

台積電:考量市場與長期策略 2年內退出氮化鎵業務

氮化鎵(GaN)廠納微半導體(Navitas)宣布,旗下650V元件產品在未來1到2年內將從現有供應商台積電逐步轉由力積...

「服務超過27年」台積電亞利桑那州董事長異動 凱西迪將退休

台積電今日代子公司TSMC Arizona公告股東臨時重要決定董事長異動,凱西迪(Rick Cassidy)卸下TSMC...

美將在月底發布半導體關稅稅率 業界面臨「三殺日」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8日表示,將在7月底或8月1日發布半導體關稅稅率決定。半導體業認為,雖然台廠直接銷美比重很低,仍擔心...

蘋果衝折疊機 預計年底前完成試產、明年亮相 台積、鴻海等搶搭商機

蘋果衝刺首款折疊iPhone問世,供應鏈傳出,蘋果要求協力廠今年底前完成折疊iPhone試產,預計2026上半年進入整機...

輝達GB300來了 鴻海大贏家 廣達、緯創等伺服器鏈出貨喊衝

輝達GB200量產邁入高峰之際,下世代最強AI伺服器GB300下半年接棒上陣,效能再進化,AI伺服器代工協力廠摩拳擦掌搶...

中華電董事長:99.9%政府網站憑證更新 無涉國安資安

針對國民黨立委葛如鈞抨擊中華電信TLS伺服器憑證遭Google與Mozilla撤銷信任,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今天召開記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