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說中文被針對!陸客遊日見民宿四國語言告示 「1特殊對待」掀怒火

有望超越輝達?台積電將成AI晶片最大贏家 外媒曝:需注意1弱點

AI 需求大人才荒怎解? 專家建議「這階段」開始培育

全球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傳出將設立台灣總部於北士科(北投士林科技園區),並計劃大舉招募AI與晶片設計人才,年薪上看550萬元,直逼台積電與聯發科等本土科技巨擘,消息一出,科技圈議論紛紛,也為早已競爭激烈的科技人才市場,再添許多變數。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有超過四成的企業預期未來2~3年的AI人力需求將明顯增加,其中包括認為需求大幅增加占22.66%以及需求小幅增加18.35%;另外認為需求持平18.54%,也有20.13%認為需求會減少,還有20.32%表示不確定。

台灣科技業近年面臨人才荒,如今不再只是過去中國企業高薪挖角的壓力,反而是外商直接在台設點、開出優渥條件攬才,成為企業另一項焦慮來源。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台灣正處於少子化浪潮,加上高校技職教育與業界需求之間的落差,導致人才供應不足,未來缺口恐將進一步擴大。她建議,台灣若要穩住科技競爭力,應從高中階段就開始布局人才培育,並呼籲企業調整留才策略,不應只靠加薪競爭,還須提供清晰的職涯規劃、工作願景以及完整的福利制度,來提升員工黏著度。

目前可以預期的是,全球AI產業鏈中,台灣將扮演重要角色,然而AI發展,不僅是硬體的競賽,應用層面更應廣泛延伸至法律、商業、政策與倫理等領域。例如:如何用AI改善社會問題、立法規範等面向。政治大學資訊學院院長劉吉軒指出,真正能擴大市場規模的是「軟體」與「跨領域整合」能力,文組學生若能搭配AI素養訓練,也能在浪潮中找到定位。政大三年前,就開始啟動分階段的AI課程設計,培養文理整合型人才,希望回應市場對「懂AI又懂人文」的跨界人才需求。

面對龐大的AI人才缺口,1111人力銀行與《科技島》攜手規劃「AI人工智慧學院」,推出企業專屬AI講座與求職者實務課程,並與輔仁大學合作開辦「AI應用規劃師培訓班」。其中有八成學員完成培訓後,更成功取得經濟部「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證照」,獲得市場認可。《科技島》執行長謝邦昌強調,AI已是未來人才戰場的關鍵字,產、官、學、研都應攜手投入,打造一個更完善的育才環境,才能讓台灣在全球AI競局中站穩腳步。

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張篆楷補充指出,「目前平台上AI相關職缺已逼近1.4萬筆,顯示企業對人工智慧專才的需求,正快速升溫。作為連結企業與人才的重要橋梁,我們的確有義務一同強化科技人才的培育機制」,期待善用平台技術精準媒合,協助業界補齊人力缺口,也讓求職者找到更合適的舞台。

輝達 科技業 求職 人工智慧 人力銀行 AI

延伸閱讀

癌症免疫治療論壇2/健保擴大給付!專家:無論PD-L1高低,都有治療機會

開冷氣用錯方法恐引發肺炎? 專家示警:不要急著關窗戶

長照新制放寬外看家庭使用日照 專家籲別漏重度失能者

美恐參戰大規模轟炸伊朗?專家曝最壞後果:付沉重代價

相關新聞

台積先進製程再迎大單 大客戶邁威爾客製化晶片新單落袋

客製化AI晶片巨頭邁威爾18日透露,新增兩家超大規模雲端客戶,並有超過50個為其他客戶客製化晶片的機會、看好相關商機有望...

台積電:考量市場與長期策略 2年內退出氮化鎵業務

氮化鎵(GaN)廠納微半導體(Navitas)宣布,旗下650V元件產品在未來1到2年內將從現有供應商台積電逐步轉由力積...

「服務超過27年」台積電亞利桑那州董事長異動 凱西迪將退休

台積電今日代子公司TSMC Arizona公告股東臨時重要決定董事長異動,凱西迪(Rick Cassidy)卸下TSMC...

宏達電股東會/董事長王雪紅:今年會賺錢 明年考慮配息及實施庫藏股

宏達電(2498)20日舉行股東會,會中小股東喊話Google的資金及日前處分桃園土地及建物的餘額可用來實施庫藏股及配息...

美將在月底發布半導體關稅稅率 業界面臨「三殺日」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8日表示,將在7月底或8月1日發布半導體關稅稅率決定。半導體業認為,雖然台廠直接銷美比重很低,仍擔心...

蘋果衝折疊機 預計年底前完成試產、明年亮相 台積、鴻海等搶搭商機

蘋果衝刺首款折疊iPhone問世,供應鏈傳出,蘋果要求協力廠今年底前完成折疊iPhone試產,預計2026上半年進入整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