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 調查46%消費者曾用生成式 AI 最擔心 AI 虛假與偏誤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網友使用生成式AI工具的概況進行調查,發布臺灣生成式AI行為與意向調查報告。46%網友曾使用生成式AI工具,年成長約一成,且18-25歲族群有高達69%曾使用,整體使用比率隨著年齡上升而遞減。
用戶使用的生成式AI工具,最多數來自企業付費(22%),另有13%來自機構付費,自行付費用戶為17%,整體仍有高達68%用戶未付費。
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柳育林表示,生成式AI工具已成為企業與個人提升競爭力的關鍵,近兩年企業對於擅用生成式AI工具人才越發重視,愈來愈多的企業與機構開始鼓勵內部學習與使用;從員工角度來看,使用生成式AI工具可提升個人在職場的競爭力,成為消費者願意自行付費的關鍵,可發現26-35歲族群自行付費比率最高(23%),曾使用比率的成長幅度也最高,年成長14%。
資策會MIC調查用戶的使用頻率,每天使用一次以上的重度使用者占9%,另有28%每周使用一次以上,而最大宗的使用頻率為每月1次以上(33%)。針對用戶使用工具生成的內容類型,最主要為文字(78%)與圖像(51%),除此,影音(27%)與程式碼(25%)皆不達三成。
進一步關注年齡層使用差異,18-35歲在生成程式碼的比率特別高,超過三成;46-65歲在生成影音的比率也超過三成,高於其他年齡層。資深產業分析師柳育林表示,主要用途仍集中於生成文字與圖像,且以特定產業的使用頻率最高,如數位內容產製等,整體消費者仍處於推廣使用的階段,使用頻率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預期將隨著企業與機構的重視、AI終端普及等,逐漸落實到消費者的日常工作與生活中。
除了用戶的使用狀況,資策會MIC也調查整體消費者對於生成式AI的認知與認同度變化,發現兩者皆有顯著提升。認為了解生成式AI者,從2023年24%提升至2024年40%、不了解者從47%降至29%;另外,將近七成消費者認同生成式AI有未來發展性,較2023年比率成長6%。
針對消費者對生成式AI應用的關注度與關注領域,資策會MIC表示,關注的比率較2023年提升約4%,有高達86%會關注生成式AI應用。針對關注領域,幾乎所有應用領域的比率皆微幅成長,前三名依序為媒體娛樂(66%)、教育服務(58%)、健康醫療(52%),其餘應用的關注比率皆約三成。不同年齡層關注的應用也有所差異,18-25歲較其他年齡層更關注教育服務、金融保險;26-35歲更關注零售商務;36-45歲更關注媒體娛樂、工業製造,而56-65歲更關注健康醫療、交通運輸。
資策會MIC表示,仍有93%國人對生成式AI發展表達擔憂,比率相較2023年微幅提升,前三大擔憂的議題依序為虛假與偏誤(64%)、過度依賴(60%)、隱私安全(47%),而其他議題如觸犯法規、就業衝擊也有三成以上,其中,虛假與偏誤、隱私安全、觸犯法規的擔憂比例皆微幅增加、過度依賴與就業衝擊的比例微幅下滑。
訂閱《科技玩家》YouTube頻道!
💡 追新聞》》在Google News按下追蹤,科技玩家好文不漏接!
📢 TORRAS FlexLine 67W充電器開箱!1秒收納伸縮線 Switch 2也能快充
📢 4G、5G便宜資費懶人包/5G方案399元最划算、4G吃到飽繼續降價
📢 蘋果秋季發表會他篤定是9月這天!除了iPhone 17系列還有新品亮相
📢 Google新品發表會傳8月登場!除了Pixel 10爆料共9款新品亮相超期待
📢 2025台灣蘋果BTS方案起跑!贈品自由配最多8選1省1萬6 優惠資格一次看
📢 免費貼圖4款!陳傑憲+自取名字陪你到明年、厭世上班族這一款超好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