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再忍氣吞聲?川普祭25%關稅 日相罕見怒說一句話

不斷更新/快來對答案!114分科測驗首日落幕 4科完整試題與解答一覽

餐飲業者也切割!街口支付爆紛爭 85℃、清心福全「暫停合作」

研調:iPhone首季生產數季減40% 三星重回全球第一

iPhone示意圖。美聯社
iPhone示意圖。美聯社

TrendForce調查,今年第1季全球智慧手機生產總數達2.89億支,年減約3%,其中,中國地區受惠補貼紅利,銷量微幅成長;蘋果(Apple)第1季生產總數季減40%,三星季增約21%,市占排名重回全球第一。

根據TrendForce調查,2025年第1季全球智慧手機生產總數達2.89億支,較2024年同期減少約3%,但各品牌生產表現相對平穩。其中,中國第1季的銷售得利於補貼紅利,帶動銷量微幅成長。

展望第2季生產表現,TrendForce指出,因國際政經情勢的不確定性,買氣受到壓抑,各品牌的生產表現預估持平第1季。

觀察各主要品牌表現,TrendForce指出,三星(Samsung)第1季因進入上半年旗艦新機備貨期,以及因應美國新關稅政策調升生產計畫,智慧手機生產總數接近6400萬支,季增約21%,單季排名重回全球第一。

針對蘋果(Apple)狀況,TrendForce表示,隨著新機鋪貨進入尾聲,第1季生產總數季減40%,降至4800萬支,市占排名第2,Apple因其產品多不在中國補貼範圍內,加上該市場競爭激烈,導致第1季在中國市場市占明顯衰退,反觀美國市場,受關稅政策刺激,上半年需求前置趨勢明顯,卻也為下半年的銷售埋下不確定性。

TrendForce指出,Xiaomi(包括子品牌Redme及Poco)第1季產量近4200萬支,排名穩居第3,該品牌高中低產品布局完整,加上補貼政策帶動,第1季表現不俗。另一方面,Xiaomi「人車家一體化」的產品生態鏈也進一步拉升該品牌的市場定位,有助高階智慧型手機銷售。

市占排名第4為Oppo(含子品牌OnePlus及Realme),第1季生產約2700萬支,季減26%,和2024年同期相比下滑19%,TrendForce觀察,主要因調節成品庫存所致,該品牌近年來積極拓展歐洲、南美洲等海外市場,其中Realme平價且新穎的設計,在南美市場獲得年輕族群青睞。

至於Vivo(包括子品牌iQoo)第1季生產總數為2400萬支,市占排名第5,該品牌銷售以中國市場為主,同樣受惠補貼政策帶動,第1季生產表現較去年同期成長。

Transsion(含TECNO、Infinix及itel)第1季總產出接近2200萬支,季減20%,排第6名。

TrendForce表示,Tanssion目前的銷售地以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為主,未能收穫消費補貼紅利。另外,受到其他競爭對手也加大對非洲、中亞等市場的投資,加上2024年同期受惠庫存回補墊高基期影響,使得今年第1季產量年減較為明顯,接近28%。

延伸閱讀

Apple發表iOS26 強化CarPlay新增小工具及點按回應

和碩營收/iPhone 出貨減緩 5月跌破千億大關

女團魔咒再發威?蘋果捨棄NewJeans改和aespa合作掀兩極反應 韓網看傻:怕變下個Prada

智慧手機出貨 上看12.6億支 全年估增2.3%

相關新聞

台積先進製程再迎大單 大客戶邁威爾客製化晶片新單落袋

客製化AI晶片巨頭邁威爾18日透露,新增兩家超大規模雲端客戶,並有超過50個為其他客戶客製化晶片的機會、看好相關商機有望...

台積電:考量市場與長期策略 2年內退出氮化鎵業務

氮化鎵(GaN)廠納微半導體(Navitas)宣布,旗下650V元件產品在未來1到2年內將從現有供應商台積電逐步轉由力積...

「服務超過27年」台積電亞利桑那州董事長異動 凱西迪將退休

台積電今日代子公司TSMC Arizona公告股東臨時重要決定董事長異動,凱西迪(Rick Cassidy)卸下TSMC...

宏達電股東會/董事長王雪紅:今年會賺錢 明年考慮配息及實施庫藏股

宏達電(2498)20日舉行股東會,會中小股東喊話Google的資金及日前處分桃園土地及建物的餘額可用來實施庫藏股及配息...

冬蟲夏草?日月光員工餐赫見巨蟲 網友爆黑幕「堅持不換團膳廠商」

雖然時常必須加班,甚至遭外界冠上「輪班星人」的稱號,但台灣科技業的高薪仍舊吸引許多人求職。不過,近期日月光的員工伙食接連爆出食安疑慮,除了...

美將在月底發布半導體關稅稅率 業界面臨「三殺日」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8日表示,將在7月底或8月1日發布半導體關稅稅率決定。半導體業認為,雖然台廠直接銷美比重很低,仍擔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