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下到入夜!16縣市豪、大雨特報 3地區慎防雷擊

房門爆裂!女房東穿白衣破門闖屋畫面曝 樋口飯糰老闆按鈴告了

3,205億…台積營收寫最強5月 台幣升值導致月減

台積電。 路透
台積電。 路透

新台幣5月強升對科技業衝擊顯現。台積電(2330)昨(10)日公布5月合併營收自4月歷史新高回檔,降至3,205.16億元,月減8.3%,較去年同期增加39.6%,仍為同期新高與歷史次高。

法人以台積電先前釋出本季美元財測推算,6月新台幣營收約2,529億元即可達成本季財測,惟月減幅度恐擴大至二位數百分比。

台積電前五月合併營收逾1.5兆元,為同期最佳,年增42.6%。台積電昨天股價大漲40元、收1,045元,成為台股昨天大漲451點多頭總司令,貢獻大盤漲點逾320點,外資買超逾2.4萬張;周二ADR早盤漲逾2%。

台積電4月法說會釋出本季財測為,在1美元兌新台幣32.5元假設基礎下,預估本季美元營收介於284億美元至292億美元,平均值季增近13%。

法人分析,美元兌新台幣近期維持「29」字頭,預期台積電本季美元營收換算新台幣要超越財測高標有難度。若按照美元財測換算,本季新台幣營收區間在9,230億至9,490億元間,若以低標來看,台積電4、5月本季財測低標達成度已超過七成、達約73%。

在上述基礎上,法人估,台積電6月合併營收僅需約2,529億元即可達財測低標,若按低標估算,6月業績預期持續較5月衰退二位數百分比;若以平均數換算,估計約在2,660億元,估月減約17%。

法人指出,新台幣匯率強升,是台積電本季難以避免的外在變因。談到匯率影響議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於股東會直言,匯率會影響台積電營益率,新台幣每升值1%,侵蝕營益率0.4個百分點,「是很大的數目」。

魏哲家當時指出,最近新台幣升值8%,台積電營益率因此降低3個多百分點,「乘以3兆(台積電年營收)就知道在講甚麼。」他強調,台積電只能持續努力做,維持技術第一,並銷售應該有的價值。

不過,魏哲家仍看好台積電今年營收、盈餘都會再創新高,並強調「我們生意很好」,未來五到十年台積電會「非常好」,重申維持先前法說會釋出的成長展望,預期今年美元營收將年增24%至26%,持續超越晶圓製造2.0產業整體成長表現。

談到關稅議題,魏哲家先前強調,關稅是政府與政府之間的關係。 他重申,台積電不怕各種稅或補助議題,該公司只要求公平,因為只要公平,台積電就可以繼續當世界第一。 台積電很客氣地向美國商務部表達,關稅會增加生產成本,對大家都不好。商務部對此回應「可以討論」,並已將台積電意見納入政策研擬考量。

魏哲家透露,雖然關稅政策存在不確定性和風險等潛在影響,截至目前並未看到客戶行為有任何改變。

新台幣 台積電

延伸閱讀

台積電5月營收雖月減8.3% 仍站穩3200億元之上

全民權證/台積 挑價內外10%

終止連三賣!魏哲家喊話「多買台積股票不會錯」 外資聽進去了

晶片稅誰出?魏哲家一席話引發討論:其實本來就是進口商買單

相關新聞

冬蟲夏草?日月光員工餐赫見巨蟲 網友爆黑幕「堅持不換團膳廠商」

雖然時常必須加班,甚至遭外界冠上「輪班星人」的稱號,但台灣科技業的高薪仍舊吸引許多人求職。不過,近期日月光的員工伙食接連爆出食安疑慮,除了...

台積電、三星下半年搶單2奈米 晶圓一哥製程良率突破60%

南韓媒體報導,台積電和三星電子都將在今年下半年生產業界最先進的2奈米製程晶片,兩大半導體廠的搶單大戰預料將更加激烈,但三...

Meta高層傳近期來台 傳是因為擔心詐騙案連續被處分

據了解,Meta高層預計下月來台訪問數發部等政府主管機關,據傳是擔心近期Meta因廣告實名制未落實而被連續罰款的議題。不...

蘋果攻AI眼鏡設計朝模組化發展 鴻海、廣達有望拿下代工訂單

蘋果強攻AI眼鏡商機,最新專利大秀未來產品設計朝模組化發展,透過模組拆卸方式,讓用戶可更換電池、支撐臂(鏡架)等元件,還...

用GPU來做AI是不健康的!為何他認為NPU如「哆啦A夢式AI」 對人類及地球可能更理想?

AI晶片設計新創公司耐能智慧(Kneron)的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峻誠認為,用GPU在雲端資料中心做AI,不僅對地球不健康,也不利倫理道德及人類走向。

愛立信、Google協力拚AI基建 打造AI為基礎的電信級5G

愛立信近日宣布推出全新解決方案「Ericsson On-Demand」,以真正的軟體即服務(SaaS)平台形式,提供電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