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好友林妍霏痛揭天殘曾墮胎 爆賀瓏在她走沒多久「帶新歡現身」

報復襲擊卡達美軍基地數小時後 伊朗官媒:已對敵方停火

台積電領先優勢持續推升 首季市占達到67.6%新高

晶圓代工示意圖。圖/AI生成
晶圓代工示意圖。圖/AI生成

集邦科技今日發布首季晶圓代工市占調查,美國新關稅政府引發的提前備貨及中國舊換新補貼影響,急單湧進,抵銷淡季效應,首季營收季減5.4%,優於預期,台積電也挾AI及HPC訂單需求穩定,首季全球市占再向上推升,達到67.6%,穩坐全球第一。

集邦調查,第1季主要晶圓代工廠營收合計僅季減約5.4%,為364億美元,優於預期。展望第2季營收表現,隨著關稅引發的提前備貨告一段落,整體動能逐步放緩,唯中國舊換新的補貼政策拉貨潮有望延續,加上下半年智慧手機新品上市前備貨陸續啟動,以及AI HPC需求穩定,將成為帶動第2季產能利用率和出貨的關鍵,預期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營收將呈現季增。

集邦指出,第1季各晶圓代工業廠仍由台積電以67.6%市占率穩居第一,雖其晶圓出貨雖因智慧手機備貨淡季而下滑,但因AI及 HPC需求和電視的關稅避險急單仍然強勁,抵銷手機端需求下滑不利因素,營收255億美元,季減5%。

第二名的三星代工部門因美國先進製程禁令限制中國客戶投產,以及其客戶組成關係,獲得中國消費補貼的紅利有限,第1季營收季減11.3%,為28.9億美元,市占微減至7.7%。

中芯國際受惠於客戶因應美國關稅提前備貨,和中國消費補貼提前拉貨等因素,削弱ASP下滑的負面效應,營收季增1.8%,達22.5億美元,排名第三。

聯電排名維持第四,上游客戶提前備貨抵銷淡季因素,助其晶圓出貨與產能利用率大致持平前一季,ASP則因年度一次性調價而下滑,營收小幅季減5.8%,為17.6億美元。

格芯(又譯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的客戶主要經營中國以外市場,因此其第1季未受惠於中國國補刺激,加乘淡季因素,晶圓出貨與ASP皆下滑,營收季減13.9%,收斂至15.8億美元,市占也微幅縮減。

華宏集團第1季營收排名第六,旗下華虹(HHGrace)新產能出貨貢獻營收,以及透過部分產品的低價策略吸引客戶投片,營收水準大致與前季相同;但合併上海華力(HLMC)等事業後,集團營收季減3%,為10.1億美元。

世界先進第一季得益於關稅和中國補貼政策促使客戶提前備貨,產能利用率優於以往淡季的表現,雖然ASP因低價產品出貨比重增加而下滑,營收仍季增1.7%,達3.63億美元,排名上升至第七名。

退居第八名的高塔半導體,明顯受到季節性因素衝擊,且未收穫中國補貼效益紅利,第一季營收季減7.4%,下滑至3.58億美元。

大陸晶合國際第1季也接獲客戶因應美國關稅、中國補貼政策的急單,投片產出季增,帶動營收成長2.6%,上升至3.53億美元,排名第九。

力積電第1季同樣受惠於中國補貼政策催化的消費性急單,儘管記憶體代工投片動能稍弱,整體產能利用率持平前一季,營收為3.27億美元,微幅季減1.8%,排在第十名。

延伸閱讀

台積電重返千元創3個月收盤高點 激勵台股漲129點

台積電嘉義先進封裝廠恐延後 嘉義縣長翁章梁:後年量產

越南是「中國+1」策略重心 美商促川普政府調降關稅

5月賣股走人? 美股5月上漲6.2%走出不一樣行情

相關新聞

台積嘉義先進封裝恐「遲到」 業界關注是否衝擊全球HPC晶片供應

台積電積極擴充先進封裝產能之際,驚傳嘉義先進封裝布局遞延。台積電原規劃,嘉義先進封裝AP7廠第3季設備進機,供應鏈近期陸...

台積先進製程再迎大單 大客戶邁威爾客製化晶片新單落袋

客製化AI晶片巨頭邁威爾18日透露,新增兩家超大規模雲端客戶,並有超過50個為其他客戶客製化晶片的機會、看好相關商機有望...

宏達電股東會/董事長王雪紅:今年會賺錢 明年考慮配息及實施庫藏股

宏達電(2498)20日舉行股東會,會中小股東喊話Google的資金及日前處分桃園土地及建物的餘額可用來實施庫藏股及配息...

冬蟲夏草?日月光員工餐赫見巨蟲 網友爆黑幕「堅持不換團膳廠商」

雖然時常必須加班,甚至遭外界冠上「輪班星人」的稱號,但台灣科技業的高薪仍舊吸引許多人求職。不過,近期日月光的員工伙食接連爆出食安疑慮,除了...

蘋果傳打造全玻璃iPhone 慶祝問世20周年

供應鏈傳出,蘋果為慶祝2027年iPhone問世滿20周年,擬於2027年推出史上第一款全玻璃設計的iPhone,作為2...

台積電、三星下半年搶單2奈米 晶圓一哥製程良率突破60%

南韓媒體報導,台積電和三星電子都將在今年下半年生產業界最先進的2奈米製程晶片,兩大半導體廠的搶單大戰預料將更加激烈,但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