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自喻「小蝦米對抗大鯨魚」 李文宗稱檢察官有集體迷思:認為代表正義

關鍵是人!黃仁勳:美國想在AI領域領先 要先鎖定「這個國家」

大型社死現場!壽星變「保鮮膜木乃伊」綁鋼管車遊街 下場慘了

台灣首辦國際粒子加速器會議 國科會:強化合作促科技

台灣首度舉辦國際粒子加速器會議,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右1)在台灣館展示區參觀。中央社
台灣首度舉辦國際粒子加速器會議,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右1)在台灣館展示區參觀。中央社

台灣首度主辦國際粒子加速器會議,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今天出席開幕式指出,粒子加速器能促進醫療、藥物開發、能源創新等領域發展,台灣已累積深厚研發量能,將持續與國際接軌合作,為全球科技做出更多貢獻。

第16屆國際粒子加速器會議(International ParticleAccelerator Conference, IPAC’25)6月1日至6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登場,由財團法人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主辦,吸引來自全球37個國家近千位加速器領域的學者專家與70多家產業廠商齊聚,參與80多場主題演講與技術研討,以及1000多篇壁報展示。

吳誠文今天出席大會開幕儀式致詞表示,經過半世紀的努力,台灣的半導體設計與製造技術已獲國際認可,台灣製造的先進晶片、運算設備,正在為全球的人工智慧(AI)伺服器與裝置提供動力。

吳誠文指出,台灣除持續投入半導體元件物理等重要領域的基礎研究,亦加速製程技術、材料與設備方面的研發,並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將應用多元化,拓展至太空、海洋、醫療、機器人等關鍵領域,同時積極推動技術創新,以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

吳誠文表示,粒子加速器是現代科學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石,還能促進醫療診斷與治療、藥物開發、能源創新與文化保存等多方面的發展,且約有1/3的諾貝爾物理與化學獎,都與之相關。

吳誠文強調,台灣擁有堅實科技實力以及民主開放、自由多元的社會,政府持續推動國際化科研環境,打造跨領域人才團隊,在產官學研緊密合作下,台灣加速器科技已拓展至多元創新應用領域,累積深厚研發量能,未來在推動知識共享與永續未來的願景下,台灣將持續與國際接軌,為全球科技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此外,吳誠文也走訪IPAC’25台灣館展示區,現場除有台灣廠商秀出技術成果,台北榮民總醫院也展示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模型並說明適用於重粒子治療的腫瘤類別等。

國輻中心進一步指出,台灣擁有具代表性的國際級大型粒子加速器,如國輻中心運維的「台灣光源」與「台灣光子源」,除了做為國內物理、化學、材料、生醫等尖端基礎科學研究方面的利器,在淨零碳排、精準醫療與半導體等領域亦有貢獻。

國輻中心表示,同時,全國設有多座迴旋加速器,廣泛應用於醫學影像與放射性藥物研發,加上目前已有多家醫療機構將加速器技術應用於質子與重離子癌症治療,充分展現台灣長期以來對粒子加速器在科學研究與醫療產業的耕耘與成果。

國輻中心說明,IPAC為粒子加速器界最具規模與影響力的國際會議之一,自2010年起每年輪流由亞洲、歐洲與美洲地區舉辦。2025年由台灣首度主辦,彰顯台灣30餘年來在同步輻射與加速器科技領域累積的研發實力,獲得全球肯定。

延伸閱讀

教委會審議通過 國科會預算22案全數解凍

竹科管理局局長將交接 原副局長胡世民6月2日升任

疑釀陽明山火燒山 國研院拆除全台空品感測器鋰電池

次世代通訊商機大 國科會力拚2030年產值成長3成

相關新聞

台積嘉義先進封裝恐「遲到」 業界關注是否衝擊全球HPC晶片供應

台積電積極擴充先進封裝產能之際,驚傳嘉義先進封裝布局遞延。台積電原規劃,嘉義先進封裝AP7廠第3季設備進機,供應鏈近期陸...

被問「台積電考慮漲價?」魏哲家金句連發幽默霸氣 股東會笑聲不斷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今天首次主持股東會,在近2小時30分會議中,談營運業績、AI與全球布局鏗鏘有力,霸氣十足,反駁台...

「台積電不怕關稅」魏哲家股東會首秀有問必答 5大重點一次看

台積電今天召開股東常會,是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上任後首秀,在美國總統川普大打關稅戰,全球經濟陷入混沌不明之際,魏哲家在整場...

台積先進製程再迎大單 大客戶邁威爾客製化晶片新單落袋

客製化AI晶片巨頭邁威爾18日透露,新增兩家超大規模雲端客戶,並有超過50個為其他客戶客製化晶片的機會、看好相關商機有望...

台積電:考量市場與長期策略 2年內退出氮化鎵業務

氮化鎵(GaN)廠納微半導體(Navitas)宣布,旗下650V元件產品在未來1到2年內將從現有供應商台積電逐步轉由力積...

「服務超過27年」台積電亞利桑那州董事長異動 凱西迪將退休

台積電今日代子公司TSMC Arizona公告股東臨時重要決定董事長異動,凱西迪(Rick Cassidy)卸下TSMC...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