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施崇棠巧喻AI:「窮人的武功」正滿地開花

品牌大廠華碩28日舉辦股東會,董事長施崇棠接受媒體聯訪時,幽默地用「窮人的武功」,比喻現在的AI模型技術。圖為日前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宴請供應鏈夥伴,台灣重量級科技業老闆都現身與會,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也出席。圖/本報系資料照
品牌大廠華碩28日舉辦股東會,董事長施崇棠接受媒體聯訪時,幽默地用「窮人的武功」,比喻現在的AI模型技術。圖為日前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宴請供應鏈夥伴,台灣重量級科技業老闆都現身與會,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也出席。圖/本報系資料照

品牌大廠華碩今日舉辦股東會,董事長施崇棠接受媒體聯訪時,幽默地用「窮人的武功」,比喻現在的AI模型技術,他舉例,像是MoE(Mixture of Experts)能讓模型在僅使用一小部分參數的情況下,維持高效能、節省資源,從以往的運算邏輯跨越至智慧邏輯,讓AI真正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其應用正滿地開花。

施崇棠描繪,AI的規模與影響可比擬第一台電腦誕生所帶來的變革,但其模型「它現在變成直接產生intelligence了」。他說,以前只能叫computer,現在才正式叫brain、是電腦,大家可以想像從前的工廠產線全是真人員工,「然後再產生軟體,但今天軟體最大問題是生產力:很多軟體到最後幾乎很難維護」。

因此,施崇棠說,AI factory是非常大的革命,AI的出現為此提供解方,不再只是工具輔助,而是也具備智慧(intelligence),實現所謂「AI 工廠(AI Factory)」願景。

施崇棠認為,當前AI技術快速發展,實際上更有利於資源有限的開發者,輕量模型與MoE架構這些技術讓使用者僅需少量參數與運算資源,即可運行強大的模型。而如今,無論大模型、小模型都在遍地開花,應用面也涵蓋雲端、邊緣運算到PC終端,是「百年難得的一個機會」。

今天股東會,施崇棠致詞時回顧去年公司表現,去(2024)年華碩集團合併營收達新台幣5871億元,年增22%,集團稅後淨利為342億元,其中可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為314億元,年增97%,每股稅後盈餘42元。

若以品牌營運成績觀之,2024年華碩品牌合併營收年增22%至新台幣5485億元,品牌營業利益年增229%至275億元。

施崇棠說,2025年的重要策略目標,將持續拓展AI領域,以AI賦能產品與服務,涵蓋AI PC、AI Server、Edge AI、AIOT等全方位使用場景。華碩也將積極發展高階產品與高附加價值用戶,提升用戶體驗與品牌價值,電競產品已成為華碩核心事業之一,並成功奠定高階用戶的品牌心占率。

在企業市場,施崇棠強調,華碩將強化區域布局,深耕重點國家的商用市場與通路,「目前已經有非常好的成果」,他補充。在產業策略面向,華碩也將攜手關鍵平台大廠共同開發AI驅動的產品與應用,加速產業創新與進化。

華碩 AI

延伸閱讀

讓科技告訴你該吃什麼 全家攜華碩桂冠打造健康儀表板

超微端出AI新品 宏碁、華碩、技嘉動起來

科技大老排排坐 聽教父開講

黃仁勳主題演講開講 這些產業大咖全來了

相關新聞

黃仁勳:我很想買一輛小米汽車 知道雷軍定會成功

Nvidia輝達(另稱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16日在北京舉行媒體會,黃仁勳表示,「我很想買一輛小米汽車。過去五年裡,中國的...

台積電第2季每股純益15.336元 每天開門賺進逾44億元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結算第2季大賺3982.7億元,創下史上單季最賺錢的一季,每股純益15.36元,等於每天賺進逾44億元。

台積嘉義先進封裝恐「遲到」 業界關注是否衝擊全球HPC晶片供應

台積電積極擴充先進封裝產能之際,驚傳嘉義先進封裝布局遞延。台積電原規劃,嘉義先進封裝AP7廠第3季設備進機,供應鏈近期陸...

被問「台積電考慮漲價?」魏哲家金句連發幽默霸氣 股東會笑聲不斷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今天首次主持股東會,在近2小時30分會議中,談營運業績、AI與全球布局鏗鏘有力,霸氣十足,反駁台...

「台積電不怕關稅」魏哲家股東會首秀有問必答 5大重點一次看

台積電今天召開股東常會,是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上任後首秀,在美國總統川普大打關稅戰,全球經濟陷入混沌不明之際,魏哲家在整場...

台積先進製程再迎大單 大客戶邁威爾客製化晶片新單落袋

客製化AI晶片巨頭邁威爾18日透露,新增兩家超大規模雲端客戶,並有超過50個為其他客戶客製化晶片的機會、看好相關商機有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