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相信化解執政危機?賴清德、盧秀燕同框 2人臉上表情曝光

鋒面來襲!明全台有雨2地天氣最不穩 周二回暖、下周再迎梅雨鋒面

不滿路邊轎車噪音 2男拿刀棍理論「車主急逃」…中壢市民目睹:快嚇瘋

市場派捲土重來!可成董事會選舉火藥味濃 爭奪7席董事席次

金屬機殼大廠可成董事長洪水樹。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金屬機殼大廠可成董事長洪水樹。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金屬機殼廠可成(2474)16日晚間公告董事候選人名單後,市場派也同步釋出董事候選人名單;雙方繼去年股東會過招後,今年戰火則將延伸至董事會選舉,雙方人馬將在今年股東會爭奪四位董事與三位獨立董事,總計七席董事席次。

根據可成公告,本次公司派董事候選人名單分別是可成科技董事長洪水樹、總經理洪天賜、現任董事雷孟桓以及郭素惠,獨立董事候選人則提名曾文哲、梁從主以及詹文雄等人。

至於市場派則是以新加坡外資股東TIHIM執行長王亞倫為首,並另外提名黃科傑、許兆慶以及林祺卫等三位獨立董事;其中,王亞倫自2023年以來就是外資股東向可成要求股利政策決定權交付股東大會的核心行動人物。

不過,可成在去年股東大會時,並未通過上述提案,最終股利決定權仍交付給董事會,正當外界以為雙方戰火就此告終時,今年王亞倫以1%持股的外資股東身分提名董事候選人,外界推估,此舉目的在於進入可成董事會,並影響董事會決策。

業界人士分析,由於王亞倫代表的外資股東持股可成僅1%上下,因此並非要動搖可成的經營權,而是期望透過參選,爭取進入董事會;儘管持股僅1%,但目前可成所有外資股東持股比重約35%,若有外資股東將票投給王亞倫等市場派,或許仍有機會取得席次。

若細看雙方本次董事候選人陣容,可說是各有來頭,資歷亮眼,期盼藉此吸引股東選票青睞。其中,在可成公司派方面,首次出現女性董事候選人,由永昱投資提名的郭素惠現任威致鋼鐵董事長兼總經理,具備紮實的產業與經營經驗。

雷孟桓為醫學專業背景,現為可成董事及羅東博愛醫院決策委員,而曾文哲曾任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執行副總,並擔任多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與審計、薪酬委員,深諳財稅法規與內稽內控;梁從主現任成功大學特聘教授,並擔任國科會電力學門召集人,熟稔前瞻科技發展趨勢與跨領域技術應用。

詹文雄則具備國際資本市場及高科技產業背景,曾任國票華頓投信副總,現為新應材董事長兼執行長,亦為多家科技公司董事及獨立董事;市場預料,詹文雄將是可成揮軍半導體市場的關鍵人物。

至於市場派的董事候選人部分,黃科傑為香港宏富產業重組公司創始合夥人,並擔任過擔任過美國商業顧問公司FTI董事總經理,許兆慶為眾博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林祺卫則曾擔任新加坡特殊收購目的公司Novo Tellus Alpha Acquisition財務長,也是創投機構Inflexion Ventures Pte Ltd所有權人。

業界人士分析,雖然雙方持股比重相當懸殊,但其他外資股東持股比重仍達35%,因此如何取得其他多數外資股東的認同與支持,預料將是公司派與市場派在股東會到來前的攻防重點。

可成 外資 股東會

延伸閱讀

輝瑞新減重藥研發 喊卡

拿台灣祭旗?專家:北京恐加大對台軍事壓力 施壓川普關稅戰讓步

兆豐金總座 張傳章出任

億載會會長交棒 生展生技董座陳威仁接任新會長

相關新聞

台積電高雄第六廠有譜?郭智輝說了準備進度

台積電3月宣布增加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立委關注進度,經濟部長郭智輝23日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投審會尚未收到台積電的申...

回應關稅戰 台積電間接否認投資英特爾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對等關稅政策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昨首度說明公司應對情況,他表示客戶及訂單未改變,台積電也沒有參與英特爾...

去年全球遭詐騙金額達6880億美元 Google與數發部合作打詐

2024年全球詐騙金額達6880億美元,相當台灣國內生產毛額(GDP)86%。Google今日舉辦亞太防詐論壇,聚焦AI...

AI前6小時就發猝死預警!華碩攜台大、國科會推AI猝死預警系統

華碩電腦、國立台灣大學與國科會於2021年開始,共同推動「次世代智慧物聯網關鍵技術與應用」產學合作計畫,聚焦於先進電磁、...

AI找資料、主管做決策…IBM人資怎麼用AI?邱纓琇揭選訓用留4作法

AI正在重塑企業營運的每個角落,IBM就把AI用在自家人資部門裡,不僅在員工平台上加入AI直接處理問題,也替人資同事守門;部門內部則將AI用在人資的選訓用留任務中,成為協助主管做出更好判斷的策略工具。

旺矽告侵權纏訟逾6年 穎崴:對公司財務業務無重大影響

穎崴(6515)遭旺矽(6223)告侵權纏訟逾6年,21日公司公告,公司收到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送達旺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