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習貿易談判不同調 美股早盤漲跌互見、台積電ADR跌0.9%

家族首例!新光金董事吳欣儒「出清」持股 公司這樣說

大立光傳內線交易 經理也被約談!案情與認購先進光私募有關

Google 2024年廣告安全報告出爐 去年移除51億則廣告

Google發表2024年廣告安全報告,透過AI加強對不良廣告的作為,並提升阻止詐騙份子進入生態系統的能力,以及打擊廣告詐騙。圖/美聯社
Google發表2024年廣告安全報告,透過AI加強對不良廣告的作為,並提升阻止詐騙份子進入生態系統的能力,以及打擊廣告詐騙。圖/美聯社

Google發表2024年廣告安全報告,透過AI加強對不良廣告的作為,並提升阻止詐騙份子進入生態系統的能力,以及打擊廣告詐騙。Google統計在2024年移除超過51億則廣告,限制超過91億則廣告,並停權超過3,920萬個廣告帳戶。

Google廣告安全總經理Alex Rodriguezy在官方部落格中指出,2023年,Google以使用生成式AI加速內容審查、處置違規者,強化對廣告主與發布商執行政策的能力。2024年的關鍵進展是AI不但加強了對不良廣告的作為,更提升了阻止詐騙份子進入生態系統的能力。

Google指出,當前大型語言模型(LLM)運作效率更高,去年投入大量資源改善LLM,包括為模型推出超過50項強化功能,讓大規模的政策執行更有效率、更精Google去年採取的行動中,有 97%的網頁偵測與政策執行是由Google的AI支援的模型貢獻,可以加速網站審查速度、加快營利的流程,避免廣告出現在違規的網頁上。

Google指出,去年以兩大工具阻擋廣告主的詐騙,包括利用冒用商家身分和非法付款資訊等線索,作為潛在消費者危害的預警指標,提前阻絕有害廣告被推送。2024年停權超過3,920 萬個帳戶,其中絕大多數在推送任何廣告前就已被停權。

另一工具是廣告主身分驗證,防止已被停權的不肖人士捲土重來,並提供廣告出資者的資訊透明度。該計畫目前已涵蓋超過 200個國家和地區,Google廣告目前有超過90%來自已驗證的廣告主。

Google指出,與全球反詐騙聯盟(Global Anti-Scam Alliance)共同創立新的全球訊號交換平台(Global Signal Exchange),以強化跨產業的資訊共享。例如以AI冒用公眾人物身分廣告變多,立刻組成由100多位專家組成的專責團隊,分析這些詐騙手法並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也因此永久停權超過70萬個違規的廣告主帳戶,讓去年此類詐騙廣告的檢舉數量下降了90%。2024年封鎖或移除了4.15億則廣告,停權超過500萬個違反詐騙相關廣告政策的帳戶。

AI Google 廣告

延伸閱讀

日本首度開鍘科技巨頭 認定Google違反反壟斷法

科博館聯手台大動物博物館辦展 一窺模型世界奧妙

川普關稅如何影響AI?吳恩達分析「不只晶片供應」:所有層面都波及!

Google與倍速羅得簽署協議 在台採購地熱發電 亞太區首例

相關新聞

台積電高雄第六廠有譜?郭智輝說了準備進度

台積電3月宣布增加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立委關注進度,經濟部長郭智輝23日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投審會尚未收到台積電的申...

回應關稅戰 台積電間接否認投資英特爾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對等關稅政策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昨首度說明公司應對情況,他表示客戶及訂單未改變,台積電也沒有參與英特爾...

去年全球遭詐騙金額達6880億美元 Google與數發部合作打詐

2024年全球詐騙金額達6880億美元,相當台灣國內生產毛額(GDP)86%。Google今日舉辦亞太防詐論壇,聚焦AI...

AI前6小時就發猝死預警!華碩攜台大、國科會推AI猝死預警系統

華碩電腦、國立台灣大學與國科會於2021年開始,共同推動「次世代智慧物聯網關鍵技術與應用」產學合作計畫,聚焦於先進電磁、...

AI找資料、主管做決策…IBM人資怎麼用AI?邱纓琇揭選訓用留4作法

AI正在重塑企業營運的每個角落,IBM就把AI用在自家人資部門裡,不僅在員工平台上加入AI直接處理問題,也替人資同事守門;部門內部則將AI用在人資的選訓用留任務中,成為協助主管做出更好判斷的策略工具。

旺矽告侵權纏訟逾6年 穎崴:對公司財務業務無重大影響

穎崴(6515)遭旺矽(6223)告侵權纏訟逾6年,21日公司公告,公司收到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送達旺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