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場AI基本法公聽會 學者:資訊治理應上升至戰略地位

面對人工智慧技術的急遽發展,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聯席交通委員會今召開《人工智慧基本法》公聽會,邀請產官學研界代表就法制架構、資料治理、AI倫理、產業促進與監理機制等核心議題進行討論。學者提醒,「AI主權」將是台灣發展的重點,資訊治理應該上升至國家戰略地位。
人工智慧基本法列為國民黨本會期優先法案,立法委員葛如鈞今舉行公聽會,有來自13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及19個中央部會代表的參與,多位與會者針對「開放資料」、「AI主權」議題提出關切。
陽明交大科法院特聘教授林志潔舉中美兩國的資訊治理模式為例,提醒我國的AI發展應強調主權概念,資訊治理應該上升至更高的國家戰略地位,否則未來AI服務所使用的中文語境將都來自中國大陸。
會中多位與會者皆同意,無論參照美國還是歐盟的作法,台灣都應該走出自己的路。林志潔說,在資訊治理上,中國大陸採國家高度掌握、美國則是由企業高度掌握,夾在兩大強權之中,台灣應展現AI提高到主權戰略地位的企圖,不過以目前的《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都還只是原則性的宣示。
另外,林志潔也說,立法應清楚定義原則、再告知大眾如何應用,最後也要說明執行面該如何落實,目前的草案還有完備之必要。
葛如鈞指出,台灣現行著作權法被國際視為極為嚴格,對AI訓練資料蒐集的彈性不足,加上迄今尚未有明確的主責機關統籌推動AI訓練資料治理與資料庫建立,對於想打造主權AI模型的研究機構與產業界而言,極為不利,也造成現有AI服務因資料比例偏差、產生簡體覆蓋繁體的問題。
葛如鈞也說,目前草案版本僅為拋磚引玉,期待未來透過更多元的社會參與,逐步形塑出更具前瞻性與操作性的法制內容。作為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委,他將持續推動法案審查進度,並呼籲行政部門儘速提出行政院版草案,形成完善的立法配套。
另外,也有多位與會者提到「人才培育」的重要。均一教育平台董事長呂冠緯說,人工智慧基本法不應只有資料整合的目標,基本法應作為人才整體升級的支持法律,透過更深化、跨領域的需求彙整,朝向行行用AI、人人學AI,及台灣會AI的目標。
MeetAndy AI共同創辦人薛良斌提醒,目前草案提到要致力於數位平權及人才培育,但都未提到經費的來源,由政府建立人工智慧的基金,針對偏鄉、弱勢族群,提升接觸人工智慧的機會,並且必須要有成效指標。他也建議,產學研的資源應該整合,推動系統性的計畫,甚至可以建立教育資源共享平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