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男照顧病妻租屋處雙亡 家屬哀慟「夫妻感情好」:為補助才離婚

台積電在美6廠若全完工 經長郭智輝鬆口:供應鏈恐外移

2025報稅系統啟動!快速登入搶先看所得稅 算出你的「省稅大禮包」

關稅戰效應…電子產品漲價潮來了 索尼、技嘉領頭漲價

川普關稅戰墊高科技業成本,電子產品第一波漲價潮來了,顯卡、遊戲機領頭發難。 聯合報系資料照
川普關稅戰墊高科技業成本,電子產品第一波漲價潮來了,顯卡、遊戲機領頭發難。 聯合報系資料照

川普關稅戰墊高科技業成本,電子產品第一波漲價潮來了,顯卡、遊戲機領頭發難。板卡大廠技嘉(2376)對大陸客戶發出顯卡漲價通知,涵蓋輝達、超微等主流顯卡產品,開關稅戰後,電腦關鍵零組件漲價第一槍;日本遊戲機大廠索尼則調升歐洲與英國等地PS5主機售價,業界預期下一波漲價市場即美國。

川普政府先前宣布對全球祭出對等關稅,即便後續宣布延後90天上路,市場仍普遍認為電子產品「漲定了」,惟漲價都僅止於傳言與醞釀階段。業界研判,隨索尼、技嘉領頭漲價,後續會有更多電子產品跟進。

業界昨(14)日流傳技嘉對客戶發出大陸市場顯卡漲價通知,品項包括輝達專為大陸市場設計的最新RTX 5090D系列,前一代RTX 4060系列,以及超微(AMD)RX 9070系列,漲價金額介於人民幣500元(約新台幣2,236元)到人民幣50元(約新台幣224元)間,漲幅5%左右。

技嘉昨日證實相關漲價計畫,微星、華碩等板卡廠則表示,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中。

業界分析,技嘉此次漲價可能與供應鏈不確定性有關,尤其近期全球貿易環境波動,以及川普關稅政策的影響,使得顯卡供應鏈面臨一定壓力。

不具名的板卡業者坦言,美中關稅戰打得火熱,兩國互相加稅下,儘管目前川普政府豁免包含顯卡等電子消費產品關稅,但實際上仍有最低10%新增關稅,且業界普遍預期美國市場顯卡價格將調漲,在此格局下,板卡廠必須考量全球價格平衡,因此預先提高大陸市場顯卡價格。

隨著全球貿易環境不斷變化,顯卡的價格波動或許還將繼續,其它廠商可能也會有所調整,在購買相關產品時,或許需要更加關注市場動態和價格變化。

遊戲機方面,索尼集團昨天宣布,旗下家用遊戲機PS5主機售價將在歐洲與英國地區調漲25%,外界研判,美國市場將會是下一個調漲的地區。

對此,供應鏈認為,此舉有助舒緩PS5供應鏈讓利的情況,但是否影響遊戲機銷售量,則仍待後續密切觀察。

索尼在旗下PlayStation官方部落格公告價格調整消息,並表示澳洲和紐西蘭也在此次調漲之列,理由是「在通膨和經濟環境艱難之下」不得不做出決定。從14日起,PS5在歐洲的售價調漲至500歐元(約新台幣1.85萬元),在英國則調升至430英鎊(約新台幣1.83萬元)。

遊戲顧問業者Kantan Games執行長托托表示,索尼也有可能在美國調漲PS5售價。

新台幣 漲價 關稅

延伸閱讀

通膨匯率撐不住 索尼調漲PS5在歐英紐澳售價

「不理會不是示弱」美中關稅戰續延燒 陸官媒轟:對美方關稅訛詐蔑視

美國宣布徵關稅…促中歐電動車談判 替代方案有利比亞迪、不利特斯拉

技嘉法說會/今年業績兩位數成長 密切注意關稅妥善因應

相關新聞

台積電高雄第六廠有譜?郭智輝說了準備進度

台積電3月宣布增加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立委關注進度,經濟部長郭智輝23日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投審會尚未收到台積電的申...

回應關稅戰 台積電間接否認投資英特爾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對等關稅政策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昨首度說明公司應對情況,他表示客戶及訂單未改變,台積電也沒有參與英特爾...

去年全球遭詐騙金額達6880億美元 Google與數發部合作打詐

2024年全球詐騙金額達6880億美元,相當台灣國內生產毛額(GDP)86%。Google今日舉辦亞太防詐論壇,聚焦AI...

AI前6小時就發猝死預警!華碩攜台大、國科會推AI猝死預警系統

華碩電腦、國立台灣大學與國科會於2021年開始,共同推動「次世代智慧物聯網關鍵技術與應用」產學合作計畫,聚焦於先進電磁、...

AMD蘇姿丰:將在美國擴大AI和伺服器晶片產能

AMD 執行長蘇姿丰今日出布台大椰林講座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AMD 將在台積電不斷擴建的亞利桑那工廠生產AI 晶片,以...

英業達董事會拍板斥資27.6億元 赴美國德州設伺服器廠

英業達(2356)28日公告,董事會通過投資計畫,預計於美國投資不超過8,500萬美元(新台幣27.6億元),在德州設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