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抽血換學分?師大女足隊員稱自願參與實驗:別貶低我們的判斷力

台南旭集甫開幕疑爆食物中毒!多人腹瀉送醫 市府要查了

美國洛杉磯「不明車輛」衝撞人群 至少28人受傷3人危急

閎康五箭齊發 今年先蹲後跳營收獲利挑戰新高

閎康建置全台首台超埃米解析球差校正穿透式電子顯微鏡(Cs Corrector TEM)正式營運,協助晶圓廠先進製程跨入埃米世代。圖/閎康提供
閎康建置全台首台超埃米解析球差校正穿透式電子顯微鏡(Cs Corrector TEM)正式營運,協助晶圓廠先進製程跨入埃米世代。圖/閎康提供

半導體檢測大廠閎康董事長謝詠芬今日提出今年將五箭齊發,上半年進行全球資源調整,預期在迎合客戶對超埃米技術需求、量子點元件3D影像技術、超高功率老化測試、日本實驗室先進製程材料分析及3D IC先進封裝分析委案量,預計今年營運將續戰新高。

不過,謝詠芬表示,由於上半年因應地緣政治區域布局進行機台搬運和調整,上半年營收可能還無法顯現,但有信心在今年第3季業績可改寫單季新高。

謝詠芬說,為協助晶圓代工大廠推進2奈米以下製程開發,閎康於竹科矽導實驗室導入全球頂級的超埃米解析球差校正穿透式電子顯微鏡(Cs Corrector TEM)投入營運。

她強調,這套設備適用於GAAFET、FinFET等先進晶體管結構分析,可協助加速2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節點的開發驗證,提供代工廠、整合元件大廠(IDM)、高階封裝與IC設計廠完整的MA及FA服務。

她指出,這套設備總投資超過500萬美元,高達3.3公尺,造價為傳統電子顯微鏡的三倍以上。因具備超埃米級成像解析能力,可精準觀測1奈米以下的啞鈴型對稱影像,呈現原子級電子軌域細節,大幅提升先進製程材料與結構研究的深度與效率。

此外,閎康在量子元件分析領域也取得全球性技術突破。公司與陽明交通大學教授李佩雯合作,運用早已於2019年安裝於名古屋實驗室的原子解析力穿透式電子顯微鏡(ARM),建立全球首創的量子點元件3D影像技術。此項技術可提供原子尺度下的量子點幾何形貌與晶體結構資訊,對於推動量子位元、量子感測與矽光子元件的發展具有關鍵價值。

此外,面對AI晶片和車用晶片對高功耗的可靠性驗證需求強勁, 閎康也同步擴大測試設備投資,公司將於今年第1季完成二台Incal/Sonoma機台及2台MCC/HPB6機台的安裝,迎合超高功率元件老化測試和可靠性測試需求,可進行單晶片800瓦至1500瓦功率測試能力,功率驗證能力,技術領先全球實驗室。

謝詠芬透露已接獲超過十家以上客戶委案合作,包括歐美多家智駕車與AI晶片大廠,合作範圍涵蓋從晶片到模組的各層級測試,預期將自第4季起挹注公司營收動能。

謝詠芬並透露,日本先進製程晶圓廠委託閎康的分析案已決定提前半年,把原本去年承接的分析案提前啟動,閎康因而決定擴大日本實驗室規規模和分析量能,預料今年營收占比將由去年的10%,增至15%,獲利占逾三成比。

閎康董事長謝詠芬預期今年營運五箭齊發,再戰新高。記者簡永祥/攝影
閎康董事長謝詠芬預期今年營運五箭齊發,再戰新高。記者簡永祥/攝影

閎康 晶片 日本

延伸閱讀

呼應量子日科技前沿 中山大學智慧城市展首辦量子論壇

台積高雄廠躍最大先進聚落 將興建五座2奈米以下超大晶圓廠

量子計算共創學習計畫 日本東北大學與屏東大學聯合推出

從中國到南非 中國首次實現上萬公里星地量子通信創世界紀錄

相關新聞

黃仁勳:我很想買一輛小米汽車 知道雷軍定會成功

Nvidia輝達(另稱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16日在北京舉行媒體會,黃仁勳表示,「我很想買一輛小米汽車。過去五年裡,中國的...

台積電第2季每股純益15.336元 每天開門賺進逾44億元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結算第2季大賺3982.7億元,創下史上單季最賺錢的一季,每股純益15.36元,等於每天賺進逾44億元。

台積嘉義先進封裝恐「遲到」 業界關注是否衝擊全球HPC晶片供應

台積電積極擴充先進封裝產能之際,驚傳嘉義先進封裝布局遞延。台積電原規劃,嘉義先進封裝AP7廠第3季設備進機,供應鏈近期陸...

被問「台積電考慮漲價?」魏哲家金句連發幽默霸氣 股東會笑聲不斷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今天首次主持股東會,在近2小時30分會議中,談營運業績、AI與全球布局鏗鏘有力,霸氣十足,反駁台...

「台積電不怕關稅」魏哲家股東會首秀有問必答 5大重點一次看

台積電今天召開股東常會,是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上任後首秀,在美國總統川普大打關稅戰,全球經濟陷入混沌不明之際,魏哲家在整場...

獨/輝達用地如何處理? 新壽回覆北市府內容揭曉

輝達該用何種方式來取得北士科的T17、T18用地?現在不僅成為外界矚目的焦點,北市府也傷腦筋,為此,北市府在上周五發函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