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EXECL工作簿隨身硬碟有不雅片?原來是儲存正妹清涼照

NBA/衛冕軍塞爾蒂克傳易主 高達台幣2014億元售出將再創紀錄

工會跨海控訴!和碩印尼廠遭指「環境問題」 勞工經常呼吸困難

台灣跨國企業監察網絡、台灣電子電機資訊產業工會及和碩印尼廠工會召開記者會,控訴和碩讓印尼廠勞工長期暴露在化學物質危害之中,未善盡防護責任。記者葉冠妤/攝影
台灣跨國企業監察網絡、台灣電子電機資訊產業工會及和碩印尼廠工會召開記者會,控訴和碩讓印尼廠勞工長期暴露在化學物質危害之中,未善盡防護責任。記者葉冠妤/攝影

台灣跨國企業監察網絡今召開記者會,控訴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印尼巴淡島的工廠,多達7200名員工,是工業區內雇用人數最多的電子廠,卻讓勞工長期面臨化學物質暴露問題,且廠房建物安全堪慮,過去八個月屢發生工安意外,呼籲和碩立即就印尼廠勞動權益問題,與工會展開協商,討論改善方案。

金屬工人工會聯合會和碩印尼廠分會理事長Dedy Kasita也透過視訊發言,他指公司雖有提供教育訓練,但僅是20分鐘影片,且事前提供答案讓員工能輕易通過測驗,除了未給予充分的教育訓練,和碩也未提供書面明文的標準工作流程,更未確實告知工作現場多種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提供的個人防護設備效果也不佳,讓員工長期處於化學物質的暴露風險之中,勞工經常因煙塵咳嗽、呼吸困難。

Dedy Kasita還說,和碩印尼廠第四座廠房還沒完工前,就要求工人入內工作,但當時廠房內部分建築結構裸露,勞工置身廠線時,頭頂有建築工人在鷹架上施工、走動,一個內發生兩次工安意外,先後有鐵條、水泥塊從天花板掉落,所幸皆無人傷亡。

除此,Dedy Kasita也批評和碩濫用定期契約,與超過6成的勞工簽訂3個月效期的契約,今年1月一名工人發生職災,失去一根手指,公司雖盡補償與醫療救助義務,但3月契約一到期,就再也不跟該名職災勞工續約,職災勞工後續的工作能力受損、求職難度只能自行承擔。

台灣跨國企業監察網絡成員、青年勞動九五聯盟理事鄭中睿表示,去年11月曾將發表的「印尼台商人權與環境影響報告」寄給和碩台灣總部,邀請和碩回應並提出解決方案,但至今音訊全無。他也將報告寄給和碩股東的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與其他銀行、投信公司,但截至目前只有勞金局回應,但勞動基金運用局也僅是跟和碩資方單方面了解狀況。

台灣電子電機資訊產業工會秘書長劉耀璘呼籲,除和碩應盡快與工會展開協商,作為投資和碩的法人股東也該負起監督責任,尤其是勞金局不該只聽公司的聲音,也應聽取工會聲音,也盼印尼當地的勞工部門主動調查和碩印尼廠的環境、勞安問題。

勞動部回應,基金運用局已多次向和碩公司表達運用局重視勞工安全及權益保障事宜,請該公司妥適回應利害關係人訴求;運用局也提醒和碩,依金管會發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及相關規定,就外界關切事宜,基於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原則規範,針對爭議事件積極與被投資公司溝通,請該公司強化公司治理,積極與勞工、工會等利害關係人溝通。

運用局考量事涉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及法規遵循等事宜,已另函請金管會及證交所,就民間團體反映事項參處。

勞動部 印尼 和碩 工人

延伸閱讀

印尼學者:盼台積電助攻半導體發展 根留台灣最重要

印尼跨性別網紅稱「耶穌應剪髮」 涉褻瀆宗教遭判2年徒刑

衛福部稱台大護理新人月入5.9萬 工會澄清:不到4.4萬

和碩進軍MWC大會 展示5G O-RAN解決方案

相關新聞

台積電變美積電?經長:「這六種」情況將不予核准對外投資

朝野立委關切台積電(2330)赴美投資。經濟部長郭智輝20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表示,台積電赴美投資須經過經濟部投審會審查...

輝達GB300將亮相 分析:代工廠議價能力轉弱「僅台積電有能力漲價」

輝達17日將舉行的GTC技術大會,有望發表新一代人工智慧(AI)伺服器GB300。分析師指出,在地緣政治影響下,供應鏈赴...

台積提議 合資經營英特爾

路透十二日引述四名匿名知情人士獨家報導,台積電已向美國晶片設計商輝達、超微、博通和高通提議入股一家合資企業,共同經營英特...

童子賢看台積電合資救英特爾「要成功不易」 千億赴美投資有望成霸主

台積電宣布加碼投資美國千億美元,董事長魏哲家更是大動作在總統府說明;近日又傳出台積電將跟輝達、超微、博通和高通等合資經營...

台積電在美大舉擴產 台廠供應鏈受惠新商機!漢唐、牧德…目標價、買賣時機一次看

台積電在美國大舉擴產,台廠相關供應鏈可望迎來新商機。

「最討厭輸掉比賽」66歲陳立武再扛重任…擅聆聽的他 要如何打贏英特爾改革?

英特爾新任執行長陳立武被認為謙和圓融、善於傾聽,過去也曾帶領益華電腦走出困境;但橫在他眼前的,是個製造部門嚴重虧損、產品部門腳步落後的極限困局,他能如何扭轉局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