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scall發2024報告 簡訊詐騙仍是最大宗
信賴科技服務商GOGOLOOK-創(6902)旗下防詐App服務Whoscall發布 《2024 年度報告》,發現2024年全球詐騙情勢自2021年疫情後,再創新高峰,其中台灣簡訊詐騙占九成,以貸款詐騙居首;個資外洩風險升溫,台灣電話號碼外洩率達62.4%,位居亞洲第二,涵蓋電話、簡訊、惡意連結等形式。
全球詐騙在2021年疫情期間達到歷史高峰,但各國政府加強打擊、業者合作防詐,以及民眾防詐意識提升,詐騙總量連續兩年下降。但2024年詐騙攻擊在全球詐騙產業鏈與生成式AI的催化下再度劇增。根據Whoscall的最新數據,2024年Whoscall為全球用戶辨識56億次陌生來電與簡訊,其中詐騙辨識量高達5.4億,包含8,725 萬通疑似詐騙電話 以及4.5億封疑似詐騙簡訊。
Whoscall指出,詐騙集團逐漸轉向線上操作、成本低但利潤更高的網路詐騙,以數位技術進行大規模詐騙。面對詐騙模式的快速變化,Whoscall強調,政府、企業與消費者需持續提升防詐警覺,共同打擊數位詐騙犯罪,並透過跨界合作、技術創新與數據資料庫整合,強化詐騙識別能力以及防詐工具應用普及化。
Whoscall觀察,2024年台灣詐騙查詢辨識量來到4,000萬次,其中九成都是簡訊詐騙,顯示詐騙集團仍仰賴簡訊作為主要詐騙管道。常見的簡訊詐騙類型中貸款詐騙占比高達八成,交友詐騙則為第二大類型,以及冒名政府機關或企業的繳費詐騙與包裹詐騙亦名列前茅。
Whoscall 2024年推出「個資外洩檢查」新功能,提供用戶透過「電話號碼」以及「電子郵件地址(Email)」查詢個人個資外洩的歷史紀錄。根據台灣用戶的使用暨查詢結果,反映出個資外洩的問題,其中回顧 2024的重大個資外洩事件,與訂房平台相關的資料外洩尤為嚴重,影響範圍涵蓋用戶姓名、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以及入住日期、房型、付款細節等敏感資訊。根據Whoscall調查,台灣的電話號碼外洩率高達62.4%,在亞洲僅次於馬來西亞(72.5%),根據我國戶政司統計,20歲至65 歲人口約1,600萬人為推估,估計恐有近千萬台灣民眾曾遭遇個資外洩,成為詐騙集團鎖定的潛在目標。
進一步分析各國電話號碼以外的個資外洩種類,台灣、泰國、日本與菲律賓的高頻外洩項目皆為Email,馬來西亞的姓名外洩率最高。帳號密碼、住家地址也是亞洲各國普遍高風險的外洩項目,民眾應提高警覺,定期更換密碼、審慎處理個人資訊,以降低資安風險。
根據 Whoscall觀察,多數數位詐騙手法都透過「連結」引導受害者進入假通訊帳號或一頁式詐騙網站。Whoscall 分析整體詐騙連結的類型,投資詐騙占比高達10%。
網路釣魚攻擊也是最常見的詐騙手法之一,詐騙集團偽裝成企業或政府機構製作逼真的網站,要求用戶輸入個資、銀行帳號或會員登入資訊,甚至誘導下載惡意應用程式,讓受害者的行動裝置遭受病毒感染,進而竊取敏感資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