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施壓半導體赴美、關稅大棒…華府變臉 台難再打民主牌

紐約時報報導,台灣過去在華府受到跨黨派支持,但川普新政府就任後不再聚焦民主理念,變得更不確定且以交易導向,台灣被迫適應關係的轉變。
川普指責台灣在半導體製造享受不公平主導地位,台灣官員趕赴華府展開能源磋商,試圖與美方簽署天然氣等協議,並保護半導體產業。川普曾表示很快就會對半導體課徵關稅,並施壓半導體產業赴美,台灣正努力減輕衝擊。
台灣還面臨華府其他壓力,包括對美貿易順差。據美方統計,去年台灣對美順差達七十四億美元。另外,儘管數十億美元的軍購美國仍未交貨,美方仍認為台灣國防預算與軍事準備不足。
相較於台灣政府在公開場合的冷靜自若,熟習內情的美國官員卻認為,台灣官員迄今的努力成效甚微,雙方互動也很有限。
據多名匿名消息人士透露,今年一月台積電主管曾與川普的商務部長提名人選盧特尼克會談。台灣官員去年十二月訪問華府時,也向美國官員解釋台灣正快速增加軍備,並會晤時任佛州眾議員、對國家安全立場強硬的現任白宮國安顧問沃茲,台灣似乎寄望以反中著稱的國務卿魯比歐與沃茲。
但川普政府前國務卿龐培歐卻未入閣,諮詢公司中國策略集團現任總裁強生分析,「在台灣議題的強硬鷹派遭排除,台灣似乎有點押錯寶」。
新任國防部副部長柯伯吉去年五月撰文,警告台灣不應認為自己對美國不可或缺,「保護台灣有重大利害關係,但美國沒有台灣也能活」;柯伯吉與其他五角大廈官員更主張,台灣應將國防預算提高至GDP百分之五,或者當前預算的兩倍。
但台灣官員私下對百分之五的可行性存疑,更對軍購延宕交付無力。美傳統基金會資深研究員葉望輝認為,要求台灣提高軍費,卻未給付已購買的裝備,美應先解決供應鏈問題,再要求台灣採買更多武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