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PLG/與富邦勇士續約
「野獸」林志傑確定再戰一季

我是台灣孩子!陸配亞亞老公全台語控訴:難道要我走?

他買高股息「3大天王」月領9萬當房貸現金流 網讚最強防禦手段

MIC:foodpanda與Uber Eats差距拉近 需拓展異業服務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布《外送大調查》,2024年有71.2%網友使用外送,外送用戶比率與2023年變化持平,訂閱會員小幅成長1.3%,達39.8%。男性訂閱會員較女性多約一成,不同年齡層中,46-55歲族群訂閱戶比率最高,達44.1%、18-25歲新訂戶增加幅度(7.7%)為全年齡最高。

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分析,外送市場已進入穩定成長期,業者可發展的差異性服務與加值服務逐漸趨同,訂閱會員仍穩定的微幅成長,然而難再出現如疫情期間般的爆發性成長。對於業者來說,在獲取新客的成本愈加高昂的挑戰之下,將更關注於會員經營與提升客單價,增加用戶累積消費金額,以因應用戶流失與使用頻率減少,甚至是通膨對實質消費帶來的衝擊。

調查外送用戶常用的前五名平台,資策會MIC指出,兩大龍頭foodpanda與Uber Eats排名不變,兩者差距卻低於一成,從2023年16%縮減至2024年7.5%,foodpanda衰退5.8%、Uber Eats微幅增加2.7%。第三到五名依序為PXGo!小時達、foodomo、街口外送。

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表示,2024年約有四成用戶同時使用兩大平台,只用foodpanda的用戶占27.5%、只用Uber Eats的用戶占20%,與2023年比較,只用foodpanda的用戶減少2.6%、只用Uber Eats的用戶增加5.9%,兩大龍頭出現用戶轉移的現象,主要為平台逐漸成熟,乃至於更難創造差異化服務,加上可串流的商家數大致飽和的前提之下,業者是否擁有其他異業服務可增加用戶的品牌黏著度,成為吸引用戶的關鍵。

調查用戶的每次平均消費金額,資策會MIC表示,整體外送用戶有53.9%每次外送消費超過300元,較2023年成長1.7%。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表示,雖然平均消費金額略有增加,然而主要與通膨、外送收費的漲價更相關。進一步關注會員的消費狀況,每次平均消費在300元以上的訂閱會員有64.4%、每次超過600元的訂閱會員有17.2%,明顯高於非會員。針對用戶常外送的購買品項,仍以餐飲熟食(85.3%)居冠,其次依序為生鮮雜貨(27.5%)、生活用品(21.6%)與冷藏冷凍食品(16%),其中生鮮雜貨較2023年成長4.2%。而會員購買多元品項的需求也高於非會員,可發現會員在生鮮雜貨購買比率41.6%、生活用品31%、冷藏冷凍食品23.8%,皆比非會員高出一至二成。

資策會MIC調查用戶停用或中斷使用外送平台的因素,高達68%用戶會受到外送費用過高影響,而有32%用戶選擇自取以取代外送,另外,受到平台服務品質不佳而停用的用戶也有28%、認為不再需要外送服務的用戶有23%。進一步關注各因素對不同年齡層的影響力,可發現36-45歲最在意外送費用過高問題、26-55歲族群更偏好自取,而56-65歲族群最在乎平台的服務品質。調查顯示,會員相較於非會員更在意外送平台服務品質不佳的問題。

消費 資策會

延伸閱讀

高雄外送員車禍3年釀2死 工會盼改善低薪高壓環境

給小費也沒用!他半夜點外送狂被「棄單」 內行看出關鍵:寫錯地方

名店年菜Uber Eats點得到 指定商品隨單再送有梗春聯

全台限定這8區!foodpanda推「黑白大廚」崔鉉碩聯名料理 百元親民價吃得到

相關新聞

台積電變美積電?經長:「這六種」情況將不予核准對外投資

朝野立委關切台積電(2330)赴美投資。經濟部長郭智輝20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表示,台積電赴美投資須經過經濟部投審會審查...

輝達GB300將亮相 分析:代工廠議價能力轉弱「僅台積電有能力漲價」

輝達17日將舉行的GTC技術大會,有望發表新一代人工智慧(AI)伺服器GB300。分析師指出,在地緣政治影響下,供應鏈赴...

台積提議 合資經營英特爾

路透十二日引述四名匿名知情人士獨家報導,台積電已向美國晶片設計商輝達、超微、博通和高通提議入股一家合資企業,共同經營英特...

Meta 6.5兆打造AI軍火庫 廣達、緯穎打強心針

臉書母公司Meta傳正評估斥資逾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56兆元),興建一座旗下歷來最大的新AI資料中心園區。法人...

「臺澎三號」海纜全斷 數發部緊急調度海纜備援

數位發展部今(25)接獲中華電信通報,「臺澎三號」海纜發生全斷障礙。為疏解斷纜可能影響,數發部即請中華電信緊急調度訊務至...

台積電熊本二廠驚傳動工時間延後 公司這樣說

日本媒體報導,台積電(2330)熊本二廠驚傳動工時間延後,對此,台積電今日傍晚回應本報記者提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