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字/陸廠PCB市占率提升 產值超車

陸資PCB產業2024年在全球市占率提升至32.9%,首次稱霸,而台資廠商產值市占落居為31.6%,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張淵菘初步估算,2024年陸資PCB產值首次超車台資廠,預計2025年會繼續維持陸資廠市占第一,台廠第二,但兩者差距不會很大。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資深分析師邱昰芳分析,陸廠市占率快速拉伸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陸廠掌握了出海口,主導手機、電動車等應用產品,比如2024年手機復甦其實以非蘋陣營的華為、小米、Oppo與vivo為主。此外,大陸電動車除本地銷售成長快,海外影響力也在增強;二是大陸政策正在推國產替代,品牌廠會優先向本土廠商採購,外資廠商要打入不容易,只有大陸國產未能製造才向台日買。
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表示,台灣主要在伺服器板以及手機軟板,大陸板廠則以相對技術難度較低的車用板、手機板與電腦板為主。雖然兩者技術差距正逐漸縮小,但台廠優勢在於整體全球EMS產業、及半導體產業仍由台灣所控制,並且與美系客戶有著長久的合作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TPCA指出,地緣政治下,一些敏感性產品如伺服器、低軌衛星可能會中美二元化生產,這為台廠創造有利的機會。不過也因地緣政治風險,廠商可能會要求這類產品不能在台灣生產。
邱昰芳表示,就廠商角度而言,只拼產值沒意義,產值某種程度是影響力,但重點是在產值中讓廠商獲利,目前台灣廠商轉型正在從量大思維轉型到價值高品項,只要產值維持一定水準,往高附加價值成為台廠主要思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