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會委員揭高通案和解內幕 5年投資方案金額翻倍

高通(Qualcomm)。路透
高通(Qualcomm)。路透

公平會人事案進行中,高通、全聯併大潤發等大案均被重新檢視,引發在野黨質疑。公平會委員洪財隆表示,高通案從裁罰轉和解,原因是234億罰鍰可能「看得到吃不到」,因而主張投資台灣,結果看來,5年投資目標成果翻倍,從7億美元提高至14億美元。

公平會2017年10月對美商高通(Qualcomm)裁罰新台幣234億元罰鍰並要求改正違法行為,後來在2018年8月與高通公司達成訴訟上和解,高通承諾在台灣進行5年產業投資方案,投資7億美元。

洪財隆接受自由時報「官我什麼事」節目訪問,揭露當年高通案和解背後考量;原本公平會處以234億元罰鍰,同時要求行為改正,高通後來向智慧財產法院遞訴訟,進入打官司過程,他開始思考,是否可用訴訟和解方式處理問題。

洪財隆說明考量,首先,高通行為屬於新型態的專利行為,認定相當複雜,學界也是眾說紛紜,這本身可能產生爭議,如高通雖被美國聯邦交易委員會(FTC)起訴,後來高通勝訴,FTC敗訴,表示爭議確實存在。

再者,高通有核心商營模式,如沒有契約就沒有晶片,或是高通稅、整季計價等等,洪財隆直言,高通畢竟是開路先鋒、無線通訊龍頭老大,商營模式不可能因為台灣處分而改變。

在此情況下,洪財隆認為,高通案可能陷入僵局,如果未來高通行為沒有改正,台灣公平會是否要繼續處分,罰到高通離開台灣為止,「我想這樣的局面,對台灣是一個魚死網破的局面,對台灣的產業也非常不利」。

洪財隆並指出,訴訟過程曠日廢時,韓國公平會2016年處分高通,至今仍在打官司;台灣公平會當年罰234億元,外界質疑234億元與投資方案7億美元並不對等,這觀念不正確,因為234億元罰鍰是尚未決定利益,訴訟沒有走到終局,政府不能自用,在這之前,國庫能不能有234億元收入都有不確定性。

有鑑於此,洪財隆認為,若透過談判,轉為加碼投資台灣,對台灣會更有幫助。

洪財隆指出,事後證明,2023年高通在台投資已超過14億美元,超過原先設定目標7億美元,而且高通在新竹竹科設立全球第一個海外研發中心,包含智慧研發、多媒體研發,還有5G毫米波測試中心,可聘用超過千位高階工程,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大有助益。

另外,先前在野黨立委質疑,洪財隆要求全聯須3年內、每年捐款新台幣3億元,且捐款範圍涵蓋體育、棋藝,涉違反不當聯結禁止原則,顯然並不適任。

洪財隆告訴中央社記者,全聯併購大潤發屬於有競爭疑慮,但因市占率不至於產生龐大市場力量,可透過附條件方式通過,全聯當時為了爭取公平會支持,主動提出自行承諾,3年每年公益捐款1億元。

洪財隆說明,而後公平會在業務單位、委員會議兩度提出提高捐款金額,他是在委員會議才提出,此案並非他主動要求全聯捐款,是到了委員會議階段,才提議加碼金額、擴增項目,當日會議從上午開到下午,最後也是多數通過。

公平會 高通

延伸閱讀

知名房仲不實刊載傳家寶社區房屋成交資訊 公平會開罰30萬

全聯併購大潤發先捐錢 公平會委員提名人爆濫權

全聯併大潤發被發現黑箱作業 公平會委員還原始末

要求全聯併購大潤發每年捐款3億是「他」 王鴻薇撂話不適任

相關新聞

145%關稅引爆中國製造末日?客戶逼撤陸「1%產能都不能留」電子業台商血淚告白

川普用145%關稅重擊中國,進而引發的,將可能是新一波中國製造的大崩解。

美中不斷疊加關稅 專家:兩強貿易將脫鉤「台廠短期可受惠」

美中關稅大戰持續延燒,你來我往,不斷疊加關稅,絲毫沒有讓步跡象。產業專家分析,美中兩強貿易將脫鉤,朝各自在境內建置完整供...

台廠及時雨!「美國原產成分20%」成關稅逃生門檻 3大鏈等有望受惠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開徵對等關稅震撼全球,不過根據美國聯邦政府文件中的9903.01.34(以下簡稱US Content r...

「晶片戰爭」作者米勒:台積投資美 非凡成功

「晶片戰爭」作者米勒(Chris Miller)昨天表示,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白宮宣布加碼投資美國一千億美元,可說是獲得...

台積電變美積電?經長:「這六種」情況將不予核准對外投資

朝野立委關切台積電(2330)赴美投資。經濟部長郭智輝20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表示,台積電赴美投資須經過經濟部投審會審查...

輝達GB300將亮相 分析:代工廠議價能力轉弱「僅台積電有能力漲價」

輝達17日將舉行的GTC技術大會,有望發表新一代人工智慧(AI)伺服器GB300。分析師指出,在地緣政治影響下,供應鏈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