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也入列!川普對「骯髒15國」開槍 4月2日對等關稅含印度

央行理監事會登場 利率連四凍、房市管制未變、下調經濟成長預估

批柯文哲案卷證「完全沒證據」 黃國昌:審判程序一一戳破北檢謊言

泰國衝電車!電電公會揮手 鴻海、金寶、英業達已布局

金寶。記者吳康瑋/攝影
金寶。記者吳康瑋/攝影

全球電動車商機爆發之際,素有亞洲底特律之稱的泰國,作為東南亞最大汽車生產國,如今也積極朝電動車轉型,而台廠中包括鴻海(2317)、英業達(2356)、金寶(2312)等業者,則聚焦電動車零組件與系統,分別以不同角度搶進,並各自設立完成據點,而電電公會26日特地辦理「泰國汽車暨電動車投資商機」,並找來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代表現身,與大家分享當地投資擁有的機會及風險、吸引市場關注。

泰國素有亞洲底特律之稱,是東南亞最大汽車生產國,現今瞄準電動車市場,積極推動市場轉型,而泰國政府日前已規劃2030年前電動車占國產汽車30%的目標,在充電樁等基礎設施方面,也計畫2030年在全國布建1.2萬個直流公共充電樁、2035年建置完成3.6萬個充電樁的目標,而該目標也吸引不少國際汽車大廠、製造商、關鍵零部件及上游原材料業者赴泰國投資設廠。

隨著汽車產業不斷的朝向電動化、智慧化發展,放眼台廠於電動車領域的布局,則以代工龍頭鴻海切入的時間最早,而鴻海日前傳出已攜手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達成合作,積極再當地啟動多項電動車方面的合作,而外界除了關注轎車款的電動車型,就連電動巴士MODEL T也將成為切入口,而目前鴻海旗下MODEL T已在全台各地完成布建、導入各縣市的公車網路,而董座劉揚偉也持續看好整個市場的發展,並直言旗下電動車無論在品質、成本、速度等方面,都讓他覺得相當有競爭力。

而老牌電子大廠金寶也長年看好電動車擴大發展的趨勢,持續憑藉子公司泰金寶來搶進,團隊也堅定看好後續發展,並持續讓充電樁布建率提升,總經理陳威昌直言,惟有備足電力才能讓車子,隨時在路上都能順暢奔跑,而目前特斯拉在全球市場占比最高,但不管是哪個品牌充電樁,只要透過轉接頭都必須要讓客戶輕鬆充電。陳威昌表示,金寶不管直流、交流電的充電樁都會做,毛利率比公司平均毛利率高,因此看好大方向趨勢不變,持續布局。

至於近日跟恩智浦合作建立聯合研究辦公室的英業達,也持續擴大自身在車用領域的投資,也攜手各界研發出更高階的技術。董事長葉力誠日前表示,旗下海外第二生產基地已逐漸成形,目前已在墨西哥、泰國、捷克等地完成設廠,未來將持續在各地尋求土地、廠房配置產線,未來將透過就地靠近客戶生產、給予服務,避免受到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

英業達。記者吳康瑋/攝影
英業達。記者吳康瑋/攝影
電電公會辦理「泰國汽車暨電動車投資商機」。翻攝自電電公會直播
電電公會辦理「泰國汽車暨電動車投資商機」。翻攝自電電公會直播

充電樁 泰國 電動車

延伸閱讀

投靠中國是必要之舉?Toyota集團規劃於2027年在中國產製Lexus電動車!

鴻海、川湖 聚焦長天期

康普:電動車去年成長不如預期 電池材料現已回穩

一加一能大於二?本田、日產合併 陸低價電動車恐是影響關鍵

相關新聞

台積電變美積電?經長:「這六種」情況將不予核准對外投資

朝野立委關切台積電(2330)赴美投資。經濟部長郭智輝20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表示,台積電赴美投資須經過經濟部投審會審查...

輝達GB300將亮相 分析:代工廠議價能力轉弱「僅台積電有能力漲價」

輝達17日將舉行的GTC技術大會,有望發表新一代人工智慧(AI)伺服器GB300。分析師指出,在地緣政治影響下,供應鏈赴...

台積提議 合資經營英特爾

路透十二日引述四名匿名知情人士獨家報導,台積電已向美國晶片設計商輝達、超微、博通和高通提議入股一家合資企業,共同經營英特...

Meta 6.5兆打造AI軍火庫 廣達、緯穎打強心針

臉書母公司Meta傳正評估斥資逾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56兆元),興建一座旗下歷來最大的新AI資料中心園區。法人...

「臺澎三號」海纜全斷 數發部緊急調度海纜備援

數位發展部今(25)接獲中華電信通報,「臺澎三號」海纜發生全斷障礙。為疏解斷纜可能影響,數發部即請中華電信緊急調度訊務至...

台積電熊本二廠驚傳動工時間延後 公司這樣說

日本媒體報導,台積電(2330)熊本二廠驚傳動工時間延後,對此,台積電今日傍晚回應本報記者提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