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嘉義縣國中棒球隊赴台東參賽 國3台南白河段撞樹枝翻車8人全受傷

2025台灣蘋果BTS方案起跑!贈品自由配最多8選1省1萬6 優惠資格一次看

F-5榮退/見證軍機變遷 揭空軍21架「一號兩機」幽靈機

國家新創獎頒獎!百家新創登台 吸引緯創、廣達大廠齊聚

國家新創獎頒獎196組團隊企業獲推薦。記者吳康瑋/攝影
國家新創獎頒獎196組團隊企業獲推薦。記者吳康瑋/攝影

第二十一屆國家新創獎26日舉行授獎典禮,共評選出196組獲獎團隊,報名參賽團隊為近3年來最高。生策會指出,創業募資一向是耐力賽,尤其是研發、臨床試驗階段成本極高的生技醫療業,更需要資源挹注。歷年參與投資的業者,包括緯創(3231)、友達(2409)等都親自出馬,而廣達(2382)首席顧問謝耀方,則作為投資評估專家受邀到場。

生策會指出,國家新創獎舉辦21屆來,透過領域專業評審的眼光與評析,點亮台灣的生醫新創團隊聚光燈。本屆新創獎評審橫跨部會、醫界、科研、產業、創投、智財權、財會等領域,共有85位。而歷年參與投資的業者包括富邦金控(2881)、華南金控(2880)、緯創資通、友達集團等24家大廠。而緯創旗下創新雲端技術服務商緯謙總經理夏志豪也親自到場支持。

據悉,此次獲獎的台灣團隊中,長聖生技(6712)的「CAR001:應用異體細胞治療 實體腫瘤之細胞療法」關鍵技術已在台灣、美國均取得Phase I、IIa臨床試驗執行許可;倍智醫電的「倍利肺部影像輔助判讀軟體」有效提升醫師20%檢出率,已取得TFDA智慧醫材許可證,並已獲海外訂單。第16屆得主、由臺灣大學教授康仕仲領軍創業的智齡科技,五年來估值已成長近9倍,也獲得本屆唯一最高榮譽國家新創永續典範獎。

國家新創獎助攻生醫新創 資本總額逾近238億元

國家新創獎目的在於發掘生技醫療企業團隊、學界、醫界的新創技術價值,連結投資者資源,讓生技醫療產業創新技術的商化價值能落實與放大。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表示,新創獎舉辦以來,已評估超過2,800項技術,其中從學校和生醫界推進成功創業的已經有178家,資本總額近238億元台幣,1/3的公司資本額達1億、16家資本額超過5 億元。

台灣的醫療品質受國際肯定,許多醫學院體系發展出不少領先技術。歷屆新創獎不乏醫院體系參與,本屆獲獎件數最多的單位,分別是中國醫藥大學與附醫體系、長庚醫院體系,兩者各有14件獲獎,雙雙並列最大贏家。其次是陽明交大的9件,第三是臺北醫學大學8件,都顯示了台灣醫學界豐沛的研發動能。

國家新創獎頒獎196組團隊企業獲推薦。記者吳康瑋/攝影
國家新創獎頒獎196組團隊企業獲推薦。記者吳康瑋/攝影
國家新創獎頒獎196組團隊企業獲推薦。記者吳康瑋/攝影
國家新創獎頒獎196組團隊企業獲推薦。記者吳康瑋/攝影
國家新創獎頒獎196組團隊企業獲推薦。記者吳康瑋/攝影
國家新創獎頒獎196組團隊企業獲推薦。記者吳康瑋/攝影

生技 生策會

延伸閱讀

宏碁、鴻海、廣達添柴火

亞力模塑型變壓器 大廠青睞

大摩:全球第3季伺服器直接出貨季增2% 看好四檔台股

大摩:筆電2025年Q1有望淡季不淡 看好廣達及緯創

相關新聞

台積嘉義先進封裝恐「遲到」 業界關注是否衝擊全球HPC晶片供應

台積電積極擴充先進封裝產能之際,驚傳嘉義先進封裝布局遞延。台積電原規劃,嘉義先進封裝AP7廠第3季設備進機,供應鏈近期陸...

被問「台積電考慮漲價?」魏哲家金句連發幽默霸氣 股東會笑聲不斷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今天首次主持股東會,在近2小時30分會議中,談營運業績、AI與全球布局鏗鏘有力,霸氣十足,反駁台...

「台積電不怕關稅」魏哲家股東會首秀有問必答 5大重點一次看

台積電今天召開股東常會,是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上任後首秀,在美國總統川普大打關稅戰,全球經濟陷入混沌不明之際,魏哲家在整場...

獨/輝達用地如何處理? 新壽回覆北市府內容揭曉

輝達該用何種方式來取得北士科的T17、T18用地?現在不僅成為外界矚目的焦點,北市府也傷腦筋,為此,北市府在上周五發函給...

軟銀孫正義、甲骨文有望大量下單 鴻海AI訂單爆發

川普政府總投資上看5,000億美元的AI大建設「星際之門計畫(Stargate Project)」如火如荼進行當中,關鍵...

美國半導體關稅 台積電證實美國子公司提供回應意見

美國半導體關稅各界關注,台灣已根據美國232條款送出意見書。台積電今天證實,由亞利桑那子公司提供回應意見,至於相關細節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