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美中晶片戰燒到成熟製程 「高牆小院」策略恐行不通

美中晶片戰爭仍無止息跡象,華爾街日報(WSJ)分析,隨著中國大陸在更廣泛應用於手機、汽車和家電用品等產品的成熟製程晶片上,可能正取得優勢,戰場可能進一步延燒到更廣泛的成熟製程晶片,「高牆小院」策略所留的院子可能更小。
儘管美國的出口限制已阻礙中國大陸在先進晶片領域的進展,但北京當局一直積極擴大生產傳統的成熟製程晶片,這些晶片或許沒有AI使用的先進製程晶片那麼光鮮亮麗,卻是汽車和家電等生活必需品不可或缺的零組件,成熟製程晶片在新冠疫情期間供應受擾,曾重創汽車市場。
摩根士丹利數據顯示,中國大陸今年的晶圓製造設備支出比去年增加29%至410億美元,約占全球的40%,也遠高於2021年的240億美元,部分支出來自於中國大陸企業試圖在美國進一步加強管制前,囤積仍能取得的設備。
不過,其中也有許多支出來自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等大陸成熟製程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去年資本投資支出為75億美元,遠多於新冠疫情前的20億美元左右。
WSJ指出,大陸成熟製程整體策略,大致與之前在太陽能面板等領域的成功相仿:龐大的國家支持、積極削價競爭、願意苦撐的時間比其他競爭對手還久。
大陸雖還沒主導成熟製程晶片市場,卻無疑已取得進展,根據Bernstein數據,中國大陸去年的全球成熟製程市占率為18%,高於2017年的14%,去年的中國大陸市占也提高到53%,遑論地緣政治緊張加劇將進一步促使大陸客戶尋找本地供應商,將進一步威脅美國德儀和格芯等業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