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有意收購日產汽車 國巨、富鼎等車用夥伴迎大商機

鴻海(2317)傳有意收購日本第三大車廠日產(Nissan),不僅擴大鴻海集團電動車版圖,也為國巨(2327)集團與富鼎(8261)這兩家鴻海電動車關鍵元件合作夥伴增添龐大的出海口,出貨同步起飛,尤其國巨集團全球布局完備,車用被動元件產品齊全,成為鴻海收購日產的大贏家。

日本兩大車廠本田(Honda)、日產(Nissan)正進行合併協商,並傳出鴻海集團出手搶親,已派出團隊前往法國,與日產最大股東雷諾汽車協商,要買雷諾手上持有的日產逾三成股權,並取得日產控制權,粗估金額達新台幣數百億元。

國巨集團與富鼎是鴻海衝刺電動車關鍵元件關鍵夥伴。其中,國巨是台灣最大被動元件廠,在消費性電子因全球景氣復甦狀況普遍不如下,車用產品單價、利潤都更好,一旦鴻海成功收購日產,國巨承接更多車用訂單可期。

國巨集團董座陳泰銘先前已預告:「國巨已經不是你以前認識的國巨。」業界分析,國巨在車用被動元件市場一直都具有市場領先地位,其晶片電阻、積層陶瓷電容(MLCC)等,均具備AEC-Q200車規認證;另外,國巨先前併購基美後,在車用鉭質電容市場大放光芒,已是國際汽車大廠主要供應鏈,並在Bosch、Continental等車用一級供應鏈也取得高市占率。

國巨自家產品線齊全,以各產品在全球市占率來看,晶片電阻、鉭質電容穩坐全球第一,積層陶瓷電容 和功率電感位居全球第三,且全球布局完備,全世界有47個銷售據點、42個生產據點、20個研發中心,旗下普思、基美都在美國有生產量能,更將成為後續接單利器。

業界分析,在汽車電子化趨勢下,每輛汽車所需的積層陶瓷電容用量高達約5,000顆,每輛電動車積層陶瓷電容用量更翻倍至破萬顆,較傳統燃油車用量大增五至十倍。

隨ADAS、電動車滲透率持續提升,需求將繼續擴大,市場商機驚人,若鴻海拿下日產,勢必擴大對國巨的依賴,為國巨營造龐大出海口。

不僅如此,鴻海先前與國巨合資成立國創半導體,也在車用布局頻傳好消息,正投入電動車領域使用的類比IC及碳化矽(SiC)等相關產品線。

鴻海、國巨攜手合資設立新公司投入車用半導體,凸顯兩大集團的友好與深度合作關係。

國創亦有富鼎三成股權,讓鴻海集團收購日產後,富鼎也會是受惠的夥伴。法人指出,富鼎過去長期主要耕耘PC及筆電市場,近年開始跨入中高壓領域,希望能提升伺服器、車用及工業等相關高階產品營收占比,鴻海持續衝刺電動車,富鼎同步受惠。

富鼎為MOSFET市場老字號品牌,MOSFET產品涵蓋高、中、低壓領域,三大產品各占營收比重約三成,其中,高壓產品線以Super Junction系列為主,持續對標車用半導體大廠、德商英飛凌的CoolMOS P7系列,現階段也完成第三代半導體的1200V/900V/600V產品開發。

國巨 電動車 鴻海

延伸閱讀

本田和日產談合併 法人:對公司及汽車產業有正向幫助

日產、本田談合併 工研院產業專家解析

日經:本田與日產決心邁向整合 鴻海成推手

Lucid電動車計畫導入「二速變速箱」技術以提升效能!

相關新聞

宏達電XR資產以82億賣Google 提供智財權非專屬授權

品牌大廠宏達電昨(23)日拋出震撼彈,宣布與Google簽署協議,Google將以2.5億美元(約新台幣82億元)取得宏...

台馬海纜又斷裂…盤點最近兩次斷裂原因 與漁船沒有太大關係

台馬海纜今日凌晨5時多再次出現障礙,這已經是一個月內第二次通告障礙。事實上,這兩次的台馬海纜斷線,與漁船沒有太大關係。數...

台馬海纜都斷了 中華電信微波電路救急

中華電信(2412)22日公告指出,台馬第三海纜於1月15日13:36發生障礙,台馬第二海纜於11月22日05:34 發...

台馬海纜兩條全斷!中華電證實 15日及今晨接續故障

台馬海纜再度傳出全斷狀況,中華電信公告,台馬第3海纜於15日下午發生障礙,台馬第2海纜於今天凌晨發生障礙,訊務已疏轉至微...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要來了!明訪矽品新廠 加速推進半導體封裝測試發展

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要來了!預定明日下午參訪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旗下矽品精密,親至座落在台灣潭子產...

傳黃仁勳來台前先赴中國 輝達未證實保密到家

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將於本週來台參加17日舉辦的台灣分公司尾牙,根據外媒報導,在美中科技戰升溫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