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普發1萬得舉債?卓榮泰坦言「內心交戰」政府預算細節曝光…網全炸鍋

726大罷免整理包/我有投票資格嗎?住哪裡能投票?上班怎麼辦?規定一次看懂

台積電第2季每股純益15.36元 每天開門賺進逾44億元

聚焦AR與車用需求 2028年Micro LED晶片產值將達4.89億美元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2024年Micro LED晶片產值預估將達3,880萬美元左右,主要貢獻來源仍是大型顯示器。展望未來,技術瓶頸的突破指日可待,而應用面在車用顯示需求具體化,以及AR眼鏡全彩化方案日漸成熟,預計將帶動Micro LED晶片產值於2028年成長至4.89億美元。

TrendForce表示, Micro LED產業於2024年面對多項挑戰。首先,晶片微縮化進展放緩影響降本速度。其次,由於Micro LED顯示器價格居高不下,導致終端需求疲弱,連帶使得已量產的大型顯示器產品出貨規模難以放大。再者,穿戴式裝置的競爭力焦點轉移至軟體優化與軟硬體整合,抑制了品牌廠革新硬體的動力,也間接阻礙像Micro LED這樣的新型顯示面板導入。最後,車用場景雖然依舊是Micro LED寄予厚望的關鍵應用,但仍處於導入與驗證階段,尚無法貢獻實際產值。

從技術層面分析,在Micro LED大型顯示的無縫拼接上,短期的方法是改以不同的驅動設計方案提高背板的生產良率,藉此優化產出效率並壓低成本結構。中長期治本的方法則是設法放大背板尺寸,減少拼接所需要的背板數量,免除側邊鍍導線或者玻璃鑽孔等繁瑣的製程需求。

此外,從Micro LED顯示面板的設計與生產過程中,業界也意識到盡可能最大化出光效率的重要性,具體方法包括從微結構與反射結構的設計下手,以降低光的損耗率與反射光的比重。

TrendForce指出,在主要生產環節部分,隨著巨量移轉的良率不斷提升,新的挑戰將聚焦檢修技術上。即使業界在傳統LED已經擁有完整的檢測方案,但這些方法運用在量極大且晶片尺寸極小的Micro LED上,仍有完善空間,這也是目前業界亟欲突破的一道關卡。

Micro LED作為顯示技術,其高亮度、高對比、高透明度等特性是持續吸引廠商投入開發資源的關鍵。利用這些特性,Micro LED能結合透明顯示器與車窗,也能透過AR-HUD(擴增實境抬頭顯示)或P-HUD(全景抬頭顯示)的型態,在車用場景滿足駕駛與乘客對於虛實資訊的整合。另外,透過Micro LED與矽基板的結合,作為新興AR眼鏡的近眼顯示光源,也是當前元宇宙熱門頭戴裝置中新應用的一項標竿型態。

TrendForce表示,Micro LED技術要擴大商業化,不宜過度依賴成熟的消費電子市場,應利用其顯示器的特質,搭配多元的感測器方案為裝置賦能,找尋更有想像力的利基型應用。

顯示器 LED

延伸閱讀

美國12月降息有戲 這檔創高挑戰首檔百元海外ETF

路燈採購涉收賄 峨眉鄉長、前竹東鎮代主席遭判刑

美國新出口禁令140中企列黑名單 台灣業者恐受影響

美對陸晶片祭新限制 陸商務部:堅決反對 將採必要措施

相關新聞

黃仁勳:我很想買一輛小米汽車 知道雷軍定會成功

Nvidia輝達(另稱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16日在北京舉行媒體會,黃仁勳表示,「我很想買一輛小米汽車。過去五年裡,中國的...

台積電第2季每股純益15.336元 每天開門賺進逾44億元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結算第2季大賺3982.7億元,創下史上單季最賺錢的一季,每股純益15.36元,等於每天賺進逾44億元。

台積嘉義先進封裝恐「遲到」 業界關注是否衝擊全球HPC晶片供應

台積電積極擴充先進封裝產能之際,驚傳嘉義先進封裝布局遞延。台積電原規劃,嘉義先進封裝AP7廠第3季設備進機,供應鏈近期陸...

被問「台積電考慮漲價?」魏哲家金句連發幽默霸氣 股東會笑聲不斷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今天首次主持股東會,在近2小時30分會議中,談營運業績、AI與全球布局鏗鏘有力,霸氣十足,反駁台...

「台積電不怕關稅」魏哲家股東會首秀有問必答 5大重點一次看

台積電今天召開股東常會,是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上任後首秀,在美國總統川普大打關稅戰,全球經濟陷入混沌不明之際,魏哲家在整場...

獨/輝達用地如何處理? 新壽回覆北市府內容揭曉

輝達該用何種方式來取得北士科的T17、T18用地?現在不僅成為外界矚目的焦點,北市府也傷腦筋,為此,北市府在上周五發函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