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ndForce:2027年人形機器人市場產值將突破20億美元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在2025年各機器人大廠逐步實現量產的前提下,預估2027年全球人型機器人市場產值有望超越20億美元,2024年至2027年間的市場規模年複合成長率將達154%。其中,服務型機器人受惠於生成式AI技術,對市場的吸引力將顯著提升。
從技術發展重點分析,現行軟體平台著眼機器學習訓練與數位孿生模擬,整機型態則聚焦協作機器人、移動式機械手臂與人型機器人,以適應多元環境與人機合作互動。目前美、中廠商積極投入與擴大人型機器人測試,指標廠商揭露的產品完成度也越來越高,如Agility Robotics開發的Digit、Apptronik開發的Apollo皆有上市規劃,Tesla打造的Optimus亦計劃在2025至2027年量產上市。
TrendForce表示,人型機器人能否邁向商用,關鍵在於體察認知、對話交流和運動執行能力的實現。受惠於生成式AI,機器人的認知能力已有飛躍性成長,可透過感知層掌握人事時地物;對話能力也顯著進步,能與人類作多面向對話交流。
人型機器人的運動執行能力取決於關鍵零組件技術,據TrendForce調查,目前人型機器人各項零組件成本占比中,以行星滾柱螺桿占22%最高,其餘有複合材料件(含塑料及金屬)9%、6D力矩感測器8%,以及空心杯馬達占6%等,且零組件領域皆有一定程度之技術壁壘。預期人型機器人的軟、硬體供應鏈將與智慧終端設備、工業機器人與無人機供應鏈高度重疊,目前在此三類供應鏈具備競爭優勢的供應商,未來更容易切入人型機器人市場。
展望2025年機器人的應用場域,工業型機器人仍將以手臂撿貨為主,服務型機器人則有生成式AI加持,可支援多模態交流互動。TrendForce指出,勞動人口短缺、高齡化程度高之國家已浮現陪伴與照護需求,因此預期該類型服務機器人將於未來1至2年內嶄露頭角,徹底擺脫過去市場吸引力不足之困境。此外,機器人也於戰場上陸續發揮其功效,如烏俄戰爭有大量無人機參戰,以及戰鬥、布雷與後勤機器人等,因此亦為具潛力之場域。
多元市場對機器人的需求增長預料也將催生機器人即服務(Robot-as-a-Service,RaaS),供廠商、用戶以租賃取代購買,以降低前期成本與風險,這種商業模式將助國家、企業從無人化與自動化中受益,亦能吸引家庭消費,可望加速機器人於各領域的滲透率。
訂閱《科技玩家》YouTube頻道!
💡 追新聞》》在Google News按下追蹤,科技玩家好文不漏接!
📢 TORRAS FlexLine 67W充電器開箱!1秒收納伸縮線 Switch 2也能快充
📢 4G、5G便宜資費懶人包/5G方案399元最划算、4G吃到飽繼續降價
📢 蘋果秋季發表會他篤定是9月這天!除了iPhone 17系列還有新品亮相
📢 Google新品發表會傳8月登場!除了Pixel 10爆料共9款新品亮相超期待
📢 2025台灣蘋果BTS方案起跑!贈品自由配最多8選1省1萬6 優惠資格一次看
📢 免費貼圖4款!陳傑憲+自取名字陪你到明年、厭世上班族這一款超好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