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只會混日子、吹冷氣」身障員工控遭高層羞辱 高雄輪船公司總經理回應了

就是明天!「全台最高星巴克」吹熄燈號 下一步動向曝光

超微進擊手機晶片台積電利多 晶圓一哥訂單看到2026下半年

超微(AMD)傳出有意跨足手機晶片領域,擴大進軍行動裝置市場,相關新品將採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生產。 路透
超微(AMD)傳出有意跨足手機晶片領域,擴大進軍行動裝置市場,相關新品將採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生產。 路透

超微(AMD)傳出有意跨足手機晶片領域,擴大進軍行動裝置市場,相關新品將採用台積電(2330)3奈米製程生產,助攻台積電3奈米產能利用率維持「超滿載」盛況,訂單能見度直達2026下半年。

對於相關傳聞,超微不予評論。台積電也不評論市場傳聞,亦不評論與單一客戶的業務細節。

業界盛傳,超微MI300系列加速處理器(APU)在AI伺服器領域快速衝刺之際,也規畫要推出行動裝置APU加速處理器晶片,採台積電3奈米製程,擴大手機戰線。

超微擴大進軍行動市場 圖/經濟日報提供
超微擴大進軍行動市場 圖/經濟日報提供

超微先前與三星的自研處理器「Exynos 2200」合作,三星自研處理器加入超微RDNA 2架構的三星Xclipse GPU,讓三星手機支援光線追蹤圖像處理功能。不過,超微上述與三星合作,並非手機關鍵主晶片相關領域。

業界研判,由於超微已在手機領域與三星合作,其新款APU可望先用於三星旗艦機種。若超微APU最終用於三星智慧手機,將再次出現三星智慧行動裝置內部再度出現內建台積操刀晶片的狀況。此前,三星S系列旗艦手機搭載的高通處理器即由台積電代工。

法人看好,超微今年有望續居台積電前三大客戶,並與台積電延伸先進封裝合作。根據超微與台積電技術論壇釋出的資訊,超微MI300系列不僅採用台積5奈米家族製程,並藉由台積電3DFabirc平台多種技術整合,例如將5奈米繪圖處理器與中央處理器以SoIC-X技術堆疊於底層晶片,並再整合在CoWoS封裝,實現百萬兆級高速運算創新。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先前的報告指出,台積電不僅最大客戶蘋果積極採用3奈米製程,超微、聯發科、高通等主要客戶也相繼導入台積電3奈米。法人看好,隨著客戶群在3奈米應用日益多元,台積電3奈米家族訂單能見度並已延長至2026下半年。

台積電3奈米需求超強,今年相關產能較去年大增三倍仍無法滿足客戶訂單,外傳已陸續祭出多項措施來擴充更多產能,並加速開出節奏並上修產能目標,相關訂單尚未包含英特爾CPU委外訂單。

台積電3奈米家族成員包含N3、N3E及N3P以及N3X、N3A等,既有N3技術持續升級之際,N3E在2023年第4季量產瞄準AI加速器、高階智慧手機、資料中心等應用所需。

N3P預定2024下半年量產,估將成為2026年行動裝置、消費產品、基地台等主流應用;至於N3X、N3A則是分別為高速運算、車用客戶等客製化產品打造。

超微 奈米 台積電

延伸閱讀

台股上有鍋蓋下有撐 法人:期待12月作帳行情

法人圈上修展望 上市櫃獲利今年衝4兆

台積傳暫緩買設備 協力廠喊言之過早

美超微 疑踩地緣政治紅線

相關新聞

黃仁勳:我很想買一輛小米汽車 知道雷軍定會成功

Nvidia輝達(另稱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16日在北京舉行媒體會,黃仁勳表示,「我很想買一輛小米汽車。過去五年裡,中國的...

台積電第2季每股純益15.336元 每天開門賺進逾44億元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結算第2季大賺3982.7億元,創下史上單季最賺錢的一季,每股純益15.36元,等於每天賺進逾44億元。

台積嘉義先進封裝恐「遲到」 業界關注是否衝擊全球HPC晶片供應

台積電積極擴充先進封裝產能之際,驚傳嘉義先進封裝布局遞延。台積電原規劃,嘉義先進封裝AP7廠第3季設備進機,供應鏈近期陸...

被問「台積電考慮漲價?」魏哲家金句連發幽默霸氣 股東會笑聲不斷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今天首次主持股東會,在近2小時30分會議中,談營運業績、AI與全球布局鏗鏘有力,霸氣十足,反駁台...

「台積電不怕關稅」魏哲家股東會首秀有問必答 5大重點一次看

台積電今天召開股東常會,是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上任後首秀,在美國總統川普大打關稅戰,全球經濟陷入混沌不明之際,魏哲家在整場...

獨/輝達用地如何處理? 新壽回覆北市府內容揭曉

輝達該用何種方式來取得北士科的T17、T18用地?現在不僅成為外界矚目的焦點,北市府也傷腦筋,為此,北市府在上周五發函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