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AI PC「有感」成新挑戰!聯發科NB估2025年底問世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聯合報系資料庫)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聯合報系資料庫)

AI PC買氣不如預期旺,品牌PC指出,AI PC最大挑戰是讓消費者對「差別在哪?」有感,開發能成功吸引消費者購買的AI PC,將是後續最大挑戰,而聯發科(2454)的AI PC平台要至2025年底才推出,業者表示,雖慢一點,但或許屆時WOA陣營筆電的軟體相容性已經有長足改善。

IDC預估,2024年PC市場規模2.6億台,跟去年相比趨近於持平,AI PC今年中問世時聲勢浩大,包括打頭陣的高通平台Copilot+個人電腦、緊接的英特爾和AMD的AI PC及蘋果基於M4的Mac電腦,但上市一季以來,大換機潮尚未出現,PC周邊晶片業者威鋒(6756)法說會中亦保守看待第4季度筆電需求。

宏碁(2353)主管指出,AI PC現在最大挑戰是:如何讓用戶有感。除GPU跟CPU,現在加入NPU功能,另外微軟的Copilot+要求算力40Tops,對消費者而言會相當困惑,如何使用戶認知跟常規筆電比起來有哪些不同?是品牌行銷上的挑戰。

而如何料理這些人工智慧功能,真正吸引用戶,展現功能性,讓消費者願意花錢買,也是品牌商後續挑戰,宏碁除Swift之外,也計畫在Aspire系列推出高通處理器筆電。

AI PC目前分成兩大晶片陣營,除原本的英特爾及超微X86陣營,Arm陣營的加入,也讓市場更多期待。

高通成微軟支持WOA陣營打頭陣晶片商,但近期市場仍傳出WOA軟體相容性疑慮,供應鏈指出,主要弱點在無法支援許多電玩遊戲,除此之外,專業繪圖軟體也出現相容性問題,有待一一克服。

對此Arm 資深副總裁暨終端產品事業部總經理 Chris Bergey則認為,已經看到愈來愈多獨立軟體開發商(ISV)開發Arm平台原生程式,也看到X86軟體或IOS在轉換,現在微軟也加入推動,相信更多應用程式出現,他也坦言推動Arm PC是條長路,會跟微軟及其他夥伴一起繼續推進,他也樂見AI PC會將更多手機App及AI功能整合,帶來很大機會。

PC業者指出,多數Windows系統仍運行 x86 程式碼,解方有2,首先是鼓勵開發者開發針對Arm程式碼的原生軟體,其次是透過模擬器Prism以鏡像運行方式跑x86軟體,業者坦言,目前Arm筆電問題仍存在軟體問題有待解決,尤其是記憶體延遲問題。

不過,PC品牌也已為2025年聯發科NB做準備,目前供應鏈傳出搭載聯發科晶片的AI PC預計要到「2025年底」才會推出,換言之還有一年時間,主要是還有很多環節需要努力,對此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在法說會也回應,無法評論聯發科產品上市時間,但正在關注Arm AI PC的軟體相容性問題,並關注其進展。

對此PC業者指出,目前Arm陣營由高通打頭陣,聯發科要一年後才推出,但不必認為過晚,這是聯發科第一次做PC處理器,或許因此慎重其事,目前高通筆電已經開賣,第三方軟體陸續都會推出Arm架構可以支援的軟體,市場教育完再推出也不算遲。

AI Arm 軟體

延伸閱讀

英特爾拿不到優惠價 都怪基辛格搞砸關係

估世芯訂單大爆發 大摩:一年內股價有望翻倍

英特爾AI PC要賣1億台

英特爾宣布成都基地擴產 擴大伺服器晶片封測業務

相關新聞

回應關稅戰 台積電間接否認投資英特爾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對等關稅政策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昨首度說明公司應對情況,他表示客戶及訂單未改變,台積電也沒有參與英特爾...

145%關稅引爆中國製造末日?客戶逼撤陸「1%產能都不能留」電子業台商血淚告白

川普用145%關稅重擊中國,進而引發的,將可能是新一波中國製造的大崩解。

美中不斷疊加關稅 專家:兩強貿易將脫鉤「台廠短期可受惠」

美中關稅大戰持續延燒,你來我往,不斷疊加關稅,絲毫沒有讓步跡象。產業專家分析,美中兩強貿易將脫鉤,朝各自在境內建置完整供...

台廠及時雨!「美國原產成分20%」成關稅逃生門檻 3大鏈等有望受惠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開徵對等關稅震撼全球,不過根據美國聯邦政府文件中的9903.01.34(以下簡稱US Content r...

「晶片戰爭」作者米勒:台積投資美 非凡成功

「晶片戰爭」作者米勒(Chris Miller)昨天表示,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白宮宣布加碼投資美國一千億美元,可說是獲得...

台積電變美積電?經長:「這六種」情況將不予核准對外投資

朝野立委關切台積電(2330)赴美投資。經濟部長郭智輝20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表示,台積電赴美投資須經過經濟部投審會審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