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幣四天升逾5角!出口商嚇傻、爆恐慌性拋匯潮 匯銀估近日升抵價位

大陸山西社區發生大爆炸 男渾身是血衝出火場…已知17傷、4重傷

蘋果供應鏈「大者恆大」?廣達、鴻海等營收亮眼

蘋果iPhone 16系列已在9月20日開賣。(美聯社)
蘋果iPhone 16系列已在9月20日開賣。(美聯社)

上市櫃公司9月營收全數出爐。隨iPhone 16系列推出,統整iPhone供應鏈的相關廠商營收表現,法人指出,雖然台積電(2330)、鴻海(2317)等紛紛表現亮眼,但部分相關零組件公司則表現不如預期,整體呈現「大者恆大」的趨勢。

蘋果自從發表Apple Intelligence後將在10月下旬上線,由於僅限於iPhone 16 Pro及以上的機型使用,成為該系列換機潮的理由之一,隨著AI相關功能的導入,下一個觀察重點則是對市場需求的影響。

不過,在近期iPhone出貨量方面,摩根士丹利(大摩)證券日前指出,雖然iPhone生產訂單在10月中旬的潛在修訂之前保持不變,但根據iPhone 16發布後四天以來的出貨數據顯示,在全球出貨等待時間上,尤其是高階機款仍然呈現年減的下降趨勢。

大摩台灣區研究部主管施曉娟分析,整體來說,iPhone出貨雖然暫時沒有出現強勁的上行趨勢,但也不會面臨顯著的下滑風險。根據目前預估,2024下半年iPhone 16的總產量將達8,700萬部,年增長約5%。

檢視相關蘋果供應鏈,年增率達10%以上的公司,包括廣達(2382)、台積電、新日興(3376)、欣興(3037)、可成(2474)、燿華(2367)、大立光(3008)、晶技(3042)、鴻海、國巨(2327)等;年減達10%以上的則有康控-KY(4943)、正崴(2392)、和碩(4938)、玉晶光(3406)等,表現未如預期。

其中,代工大廠廣達9月合併營收月增6.8%、年增57.8%,呈年月雙增態勢,同時廣達也為Google伺服器最大代工夥伴,順勢躋身蘋果AI伺服器供應鏈。

大摩科技產業分析師高燕禾補充,廣達再搭配AI伺服器出貨量進一步增加下,GB200機架預計從2025年第1季開始出貨量將逐漸增長,因此維持「優於大盤」評等、目標價340元。

鴻海9月營收月增33.6%、年增10.9%,為歷年同期次高,除今明年營運將受惠AI伺服器強勁貢獻,更掌握iPhone 16系列新機組裝大單,包括iPhone 16 及 iPhone SE 4,躍居龍頭。此外,施曉娟補充,市場仍低估了鴻海內部的零組件和板卡組裝能力,因此維持「優於大盤」評等、目標價270元。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熱議iPhone 16在光學鏡頭端出現拉貨動能轉弱訊號。鏡頭光學大廠大立光月減7.0%,大立光預期10月拉貨動能與9月相符,並將於下周四(17日)法說會說明。

iPhone iPhone 16

延伸閱讀

遠傳受惠遠亞併效益!iPhone 16推升5G用戶 第3季獲利超財測

以前說鴻海(2317)上200元是「開玩笑」! 那現在股價合理? 用本益比看當然貴

大立光何時可以買? 分析師曝先等底型打出來再說

鴻海重登200元之上 股價飆波段高 市值衝2.8兆

相關新聞

幣想勾結詐團 檢查局本周一已前往調查 金管會恐難放行其執照新申請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日在備詢時指出,未來在虛擬資產專法中,穩定幣將以對法幣1比1的概念設定幣值;彭金隆也證實,近來涉及勾結...

台積電高雄第六廠有譜?郭智輝說了準備進度

台積電3月宣布增加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立委關注進度,經濟部長郭智輝23日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投審會尚未收到台積電的申...

回應關稅戰 台積電間接否認投資英特爾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對等關稅政策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昨首度說明公司應對情況,他表示客戶及訂單未改變,台積電也沒有參與英特爾...

145%關稅引爆中國製造末日?客戶逼撤陸「1%產能都不能留」電子業台商血淚告白

川普用145%關稅重擊中國,進而引發的,將可能是新一波中國製造的大崩解。

美中不斷疊加關稅 專家:兩強貿易將脫鉤「台廠短期可受惠」

美中關稅大戰持續延燒,你來我往,不斷疊加關稅,絲毫沒有讓步跡象。產業專家分析,美中兩強貿易將脫鉤,朝各自在境內建置完整供...

台廠及時雨!「美國原產成分20%」成關稅逃生門檻 3大鏈等有望受惠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開徵對等關稅震撼全球,不過根據美國聯邦政府文件中的9903.01.34(以下簡稱US Content r...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