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台積電用電需求增2倍 標普:供電吃緊漸成風險
國際信評機構標普全球發布「電力供應逐漸成為台積電(2330)的信用風險」報告指出,相較於2023年,台積電的電力需求到2030年可能會增加兩倍,台積電2023年用電量占台灣總用電量8.4%;到2030年,用電量占台灣總用電量可能達15.6%。台灣發電容量緩慢成長可能將使台積電高耗電晶片生產面臨考驗。
標普報告指出,需要極紫外光(EUV)曝光機的先進製程(7奈米及以下)將比成熟製程消耗更多能源。2023年能源消耗量驟增的可能原因為3奈米製程開始量產,該製程需要的EUV多於前幾代製程,另一個原因則為產能利用率較低。
標普表示,台灣電力供應較為吃緊,過去十年間,台灣的年度電力備轉容量率大多低於政府的15%目標。當備轉容量率低於10%時,供電穩定性會受到影響。而年平均電力備轉容量率低估了供電穩定性的風險,因為備轉容量率在尖峰時段可能降至6%以下或接近零。
台積電的營收通常在一年中的第三季或第四季達到高峰,這表示台灣電力消耗量最高的第三季正為晶片產量的高峰。
標普強調,台灣的供電成長幅度有限,且能源成本升高,用更昂貴的天然氣與再生能源取代較為便宜的煤炭與核能,將使未來的電費面臨調漲壓力。再生能源亦使供電穩定性面臨額外的挑戰。
儘管自2018年起台灣電價上漲了35%,但仍相對便宜。由於台電的虧損較高且新增電容量的成本亦較高,電價可能還有進一步上漲空間。由於台積電擁有的技術領先地位支持其較高的議價能力,因此標普預期台積電能夠將較高的電費轉嫁予客戶。不過,電費上漲可能對家計單位與其他工業部門產生較嚴重的影響。
標普認為,台灣的供電情況對台積電的營運與利潤率至關重要,台積電領先地位的支持因素之一為台灣晶圓廠的營運效率與國內人才。然而,台灣的供電量限制仍將是一個挑戰。台積電的海外擴張應可部分緩解其在台灣所面臨的風險。不過,台積電在台灣仍需持續擴張,以維持較低的成本與目前的高利潤率,因為海外晶圓廠的獲利能力仍較台灣晶圓廠弱。
訂閱《科技玩家》YouTube頻道!
💡 追新聞》》在Google News按下追蹤,科技玩家好文不漏接!
📢 三星Galaxy S25三款新機規格一次看還有彩蛋!Galaxy S25 Ultra變圓潤
📢 小心!詐騙集團引誘LINE開1功能「銀行帳戶全盜光」 3招防範
📢 LINE免費貼圖13款!蛇年新春吉祥話爆量 「情緒價值」情勒哏圖全都有
📢 超薄iPhone 17 Air才是「省錢新選擇」!5大改變 爆料曝:便宜了9800元
📢 「吉伊卡哇」CASETiFY聯名手機殼開箱!iPhone滿滿超Q小八 快帶寶寶出門
📢 便宜資費懶人包/4G吃到飽488元!5G爽快上網只要389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